黄土塬区3种豆科牧草的竞争、生长及其水土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发挥多年生豆科牧草在黄土高原地区草地农业系统以及人工草地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黄土旱塬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沙打旺(Astragelus adsurgens Pall)、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 Schind)3种豆科牧草以不同密度和播种方式种植时的竞争生长能力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资源的消耗利用情况。实验设单播、等比例两两混播和等比例3种混播7个播种方式处理,高密度(GM:80万株/hm2)、中密度(ZM:40万株/hm2)和低密度(DM:20万株/hm2)3个密度。主要结果如下: 苜蓿(B)生育期平均日增长1.5cm左右,是沙打旺(A)和胡枝子(C)的2~3倍。A、B、C表层0-30cm根系比例分别为62.0%、50.0%、67.9%,向下分配比例均随土层深度而降低。试验期间平均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B最高(平均生产力13.12 t·hm-2,平均水分利用效率22.15 kg·mm-1),C最差(3.74 t·hm-2,6.56 kg·mm-1),A居中(9.75 t·hm-2,16.99 kg·mm-1)。2006年10月份试验结束时A、B、C草地5m深土壤平均储水量分别为781mm、711mm、852mm。 3种牧草在混播情况下生长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A、B、C混播后平均日增量分别降低了37%、12%、18%。混播处理AB、AC的表层根系比例显著高于单播,分别为72.6%和70.5%。1m以下深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单播>双混>3混,且这种差异大小和出现深度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加大、加深。混播AB、BC、ABC的水分利用效率略低于单播B,但差异不大,均在20 kg·mm-1上下;混播AC水分利用效率14.17 kg·mm-1。 建植第一年3种牧草的生产力均随播种密度加大而升高,第二年A和C不同密度处理间的生产力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B的ZM与GM差异不显著。2006年A的DM生产力为14 t/hm2,比上一年增长1倍还多,但ZM和GM生产力下降,3个密度生产力没有显著差异;胡枝子GM生产力也比前一年有所降低,DM和ZM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49%;3个密度的苜蓿生产力均继续呈增加趋势,平均比上一年增长50%,但GM和ZM生产力差异仍不显著。密度对各牧草播种方式处理的磷素消耗有着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均是随种植密度加大耗磷量增多。平均土壤含水量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第二年牧草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加大显著提高,第3年相比较而言中密度处理更有利于牧草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高密度处理会降低春季和夏季水分利用效率。 建植第一年适宜种植密度情况下苜蓿和胡枝子固氮可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沙打旺固氮能力较差,对土壤氮素有正的消耗,混播群体除AC外固氮能力均能满足生长需要;从第二年开始3种多年生豆科牧草的固氮能力不断提高,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生长需要,而且能够促进、提高土壤氮素水平。过低的密度会影响豆科牧草固氮作用的发挥。两年生牧草对2m深土壤磷库消耗影响剧烈,土壤磷库损耗显著;3年生牧草生长对2m深土壤磷库的补偿作用超过消耗作用。3种牧草单播土壤有机质矿化程度沙打旺>苜蓿>胡枝子;混播处理土壤有机质的补偿多于矿化;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累积作用。
其他文献
蓖麻籽是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的籽实,其主要成分为蓖麻油、蓖麻毒蛋白(Ricin)、蓖麻碱等物质。蓖麻籽的药用价值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见于《唐本草》,之后《大明日华诸家本草》、《本草纲目》、《本草逢源》、《本草求真》等本草专著均有较详尽的叙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口目歪斜,蓖麻子仁捣膏,左贴右,右贴左,即正。”“催生下胞,取蓖麻子七粒,研膏,涂脚心。”《中国药典
结合光谱法已经被用于杀真菌药物筛选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但由于真菌CYP51(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是膜结合蛋白,较难纯化得到足够量且有活性的靶酶,所以在研究中通常采用纯化
目的:检测中国延边地区汉族、朝鲜族人群PGC-1基因SNPs单体型与2型糖尿病(T2DM)相关性。方法:以中国延边地区192名汉族和180名朝鲜族糖耐量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个SN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我国自1923年开始大豆育种,南京金陵大学和吉林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分别育成了中国最早的大豆育成品种金大332和黄宝珠,到2005年我国已经育成了1300个育成品种。东北、黄淮海和南方是我国大豆三大产区,苏、沪、鄂、湘、皖等地的优异种质对我国南方和黄淮海产区大豆育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这些优异种质及其育成品种
稻米的品质主要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其中外观品质是稻米商品品质的第一要素,直接影响稻米的商品价值。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和透明度等性状。本研究利用佳辐占和明恢86构建的一个RIL(F7)群体,对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研究佳辐占在品种杂交过程中的遗传规律,指导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并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佳辐占优质品质性状基因进
一、合作学习有助于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合作学习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特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学与教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它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是丰富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过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这样说过:“如果合作学习称不上当今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它至少是最大的教育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