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帕霉素(Rapmnycin)是从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中分离出来的三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是一种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剂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本论文对雷帕霉素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生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建立了雷帕霉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与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证实了两者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基于这一前提,开发了一套高效的新型琼脂块高通量筛选技术,为大规模筛选工作打下了基础。 从原始培养基出发,我们分别对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考察,研究了菌种的生长特性,并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经过培养基优化,雷帕霉素的产量比初始培养基中雷帕霉素的产量提高了97%。 根据雷帕霉素在不同时期的生理状态及合成途径,设计出单一诱变剂连续诱变、物理和化学诱变剂交替诱变、物理和化学诱变剂连续诱变等诱变路径,对雷帕霉素产生菌进行多轮次的循环诱变,筛选到最高产量为279mg·L-1的诱变菌株一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量提高了156%。 对雷帕霉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雷帕霉素产生菌的热灭活和紫外灭活效应,对雷帕霉素产生菌的单亲灭活和双亲融合进行了考察,根据雷帕霉素和红霉素在合成途径上的相似性,考察了两种菌株原生质体的种间融合,对融合子生产能力进行测定,最高产量达到345mg·L-1。 基于全基因组重排理论,经过三轮融合和再生,筛选到1株摇瓶发酵产量最高达到445mg·L-1的菌株,比重排前的最高产量提高了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