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离子吸附型稀土在军工、科技和国民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赣南稀土矿区作为世界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矿生产基地,稀土开采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采矿方法存在局限性,还出现如土地荒漠化、农田毁坏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稀土矿区的生态环境安全。而基于MCR模型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由于能对不同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安全研究。本研究以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选择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区作为研究区,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将该稀土矿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精细分类,并根据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结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及MCR模型方法,通过对生态安全格局中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分进行判别与分析,构建了矿区2009、2013、2018年3个年份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稀土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优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稀土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如下:(1)2009—2018年,植被、复垦植被、尾砂地和农田4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入与转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最大,成为矿区土地利用面积转移主体。总的来说,虽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度各不相同,但随着环保部门对矿区环境的治理及复垦措施的实施,矿区植被和复垦植被面积在研究的九年间都在增加,稀土矿区的环境在不断改善。(2)在研究期间,植被始终是矿区最大的斑块。总体上,虽然矿区各类型景观类型的丰富和复杂程度呈下降趋势,但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不断加强,各景观类型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空间连通性也不断增强。(3)稀土矿区的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且生态源地斑块面积差异较小,但矿区中北部在2009年、2013年和2018年均无任何源地斑块,导致矿区东西区域间的连通性和稳定性较差,因此在以后对矿区进行规划时,新增生态源地应该优先选择矿区的中北部区域。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过程分析表明:在研究期间,稀土矿区的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辐射通道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表明稀土矿区景观生态安全状况在这9年间得到了不断改善,但相关部门仍需对稀土矿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