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朔后期的创作心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朔是80-9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位身份特殊的作家,1992年,在王朔发表了《你不是一个俗人》、《过把瘾就死》等五部中篇小说之后,他中止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直到1999年才出版了长篇小说《看上去很美》,并在其后发表了《我的千岁寒》、《新狂人日记》、《致女儿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等作品。以1999年为时间截点,王朔在1999年之前的作品,主要的特点是反讽和“顽主”形象的塑造。顽主们用调侃的语言消解生活的意义,解构生活,王朔将北京话、“文革”流行语及自己的语言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述腔调。王一川认为“王朔神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神话”,他独创的新京味儿语言以及运用大量对话来进行故事叙述的风格受到了追捧。其次是对于文革时期“毛文体”的庸俗化使用,乃至对官僚体系空话套话的反讽,达到了一种狂欢化的效果,表现出了对“意义整体的不信任。”黄平称这种戏谑的反抗是“典型的怀疑主义时代的美学。”然而从1999年的《看上去很美》开始,王朔有意将过去解构、消解的意义重拾回来,寻找到生活、创作的“意义”。而他也放下曾经创造的语言特色,叙事的腔调变得严肃正经起来。梁鸿认为从《看上去很美》开始,王朔已经有了明显的倾向朝着“经典文学家”的方向迈进。以《看上去很美》为开端,王朔不断追溯和回忆童年的成长经历——大院以及革命文化对其性格的塑造和养成,他试图通过对“根”的追忆来寻找到未来的路。从《看上去很美》开始,王朔执着于寻找到真实的表达和正真的自己,卸除伪装和一切矫饰的叙述腔调。他面临着在生活与写作当中双重的精神困境,试图寻找到解决的出路。在论文第一章,笔者通过对王朔后期的文本细读,来分析王朔在“寻找”出路方面所做的努力,通过他后期创作的特点、言说方式的变化,理清王朔在后期创作中逐渐转变的心态。在无望的寻找之路上,王朔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碎片化、反复修改的创作特点,无不显示着王朔在后期价值观的摇摆,与写作愈发吃力的事实。在大众文化与严肃文学之间的摇摆,让王朔难以突破自己。王朔后期反复书写着大院,他试图通过对童年成长经历的追溯,来找到自己。第二章,笔者着力分析王朔后期创作中的核心意向——大院,理清大院文化对王朔后期心态的巨大影响。后期的王朔,对于大院、革命文化的反复书写暗含着他对于权力空间的执着,他反复重申着身份、地位、权力,试图为自己“正名”。在第三章中,笔者梳理了王朔与学术界复杂、麻缠的关系。从人文精神大讨论开始,王朔的“痞子文学”被定名,这个定名让王朔无法释怀。在后期的作品中他反复重申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并试图缓和与学术界之间的关系。王朔后期的作品在宗教、宇宙等形而上的世界中寻找精神出路,显示着自己的超脱、哲入般的境界,和他90年代初对哲学、宗教的嗤之以鼻形成了巨大反差。王朔后期的作品鲜有人关注,评论界对他的创作也大都保持着沉默。笔者试图探寻王朔后期创作和心态转变的原因,以及他在找寻之路上所做的努力。而他在后期创作中所面临的虚无感与痛苦,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情绪,更是一种世纪性的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紫草素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处理A549细胞6h、12h后PKM2的表达水平;2.CCK-8
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全球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难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抑制腐败的发生,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主张治理腐败,
<正>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但是否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呢?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不是,原因在于这部诗集是颂赞神明的“献诗”,其宗教气味过于浓厚。新近出版的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对民间资本设置身份歧视,主流银行的利率上下限管制使村镇银行的利息收益难以覆盖其经营成本,再加之业务范围、贷款用途、地域的限制以及再融资能力
本文就高等院校老年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开发高校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为研究南瓜多糖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PP),用DEAE分级获得3个组分,收集的主导组分过SephadexG -100柱,获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行之际,我仅以一篇课文《荷塘月色》的教学实录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新思路:在"激发"、"提升"中
要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稳定性,就需要一个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的维修管理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给城市人们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捷,但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也给城市轨
本文探究英国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学生流动的历史、现状、动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目的:利用通气阈确定男性肥胖高血压患者运动强度。方法:分别选取41例男性肥胖高血压者为实验组,41例男性无肥胖、无高血压者为对照组。在两组达到通气阈时,比较吸氧量、功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