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我国食品行业在居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食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效益持续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对提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支柱。与改革开放初期比较,我国食品加工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食品市场供应产品向着种类显著增加、加工产品更加精细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还存在整体发展不高,食品加工度较低,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竞争力较弱,企业人才储备薄弱,研发力量和科技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案例所研究对象KF食品公司是东北地区大型专业食品加工企业。现有绩效评价方法是计划评价,即以公司及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确定考核指标,采取从上到下直接评价方式,一级对一级负责。这种绩效评价存在主观因素强、绩效指标不健全、考核结果反馈及应用不及时、事后评价且对今后工作没有引领作用等不足。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平衡计分卡和绩效评价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对它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详细的介绍了绩效评价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对比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KF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查找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确定构建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相融合绩效评价体系,根据食品行业特点,设置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五个维度,在维度总控下提取20个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比较分析方法从多个维度有效连接企业战略,站在战略视角,结合公司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公司部门和员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从管理者重视、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新技术应用等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具体保障措施,提升公司绩效管理水平。同时根据了KF公司近五年的经营情况和相关数据,采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这五年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给出一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