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陆交错带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界面区,是重要的连接纽带,具有防止土壤侵蚀、净化水质、美化景观和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多种生态功能。然而,水陆交错带又属于生态脆弱区,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相关的生态修复技术仍然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本实验以亚热带深圳市茜坑水库为研究对象,探索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采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工程技术,设计出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的实验方法,完成了长约50m实验段的构建。并从导入种芦苇群落在水淹和干旱下的生长繁殖状况、植物群落的演替状况、动物栖息访问状况、库岸侵蚀程度等方面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方法设计的植物生长基盘,能够快速的修复水陆交错带植物群落,为我国受损水陆交错带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2)在实验期内,实验区水陆交错带的植物群落经历了水淹和干旱等不同干扰环境。近三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芦苇群落在整个生长季完全处于干旱或水淹下均可生长和繁殖,表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为优良的水陆交错带修复植物。水淹下,轻度水淹(地上部被淹没<1/3)和中度水淹(地上部被淹没1/3-2/3)时,导入种芦苇均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在重度水淹(地上部被淹没2/3以上)时,水生植物呈生长不良状态,解除后,芦苇能够快速恢复繁殖能力。在干旱下(全年处于干旱下),繁殖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但生长速度变化不大。(3)实验区植物群落演替状况良好。植物群落的盖度由构建初的3%增长到91%。同时实验区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也由构建初的1种、0,增长为10种、1.02。而对照区B(自然裸露岸坡)、C(混凝土岸坡)均没有植物生长。(4)水陆交错带的栖息地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能够为鱼类、蜻蜓等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鱼类的访问密度、蜻蜓的访问密度和停留时间,均为实验区大于对照区(裸露库岸和混凝土库岸)。其中,实验区鱼类访问密度为285尾/m2?d,远远大于对照区B、C的11尾/m2?d、0尾/m2?d;实验区蜻蜓访问的密度和累计停留时间分别为87只/m2、46.7min。而对照区B、C则未见蜻蜓停留。(5)实验区的植物群落已演替为盖度较高的系统。对照区B的土壤侵蚀量为4795 t/km2?a,而实验区则没有发生任何滑坡、坍塌和侵蚀。可见实验区采取的生态工程措施通过工程构件和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能够抵抗水浪的反复冲击,在控制土壤侵蚀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其经济成本为82.8元/m3,仅为传统浆砌石护岸成本(120元/m3)的69%。前者在降低治理时经济开支的同时,还能够带来多种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