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CG对急性UVB辐射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机制探讨及对慢性UVA辐射后小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篇EGCG对急性UVB照射HaCaT细胞保护机制的探讨研究背景:目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可引起急性损伤如日晒伤和慢性累积性损伤如光老化及皮肤癌,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波长短能量较高的UVB(290-320nm)主要作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是其靶细胞,可诱导皮肤不良反应如红斑、水肿、水疱、皮肤色素沉着、异常增生、光老化和非黑色素皮肤癌,而机体通过多种保护性措施如凋亡和炎症来保护皮肤监视及对抗潜在致癌细胞的增殖。近几年紫外线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信号通路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一个研究热点即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该途径可被紫外线激活,故在调节紫外线诱导的多重细胞反应中至关重要。MAPK主要由以下四个家族组成:ERK,JNK,p38和ERK5/BMK1,其中p38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凋亡在维护表皮完整性和对抗紫外线诱导的肿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绿茶是全球广泛受欢迎的饮料,绿茶中的酚类是儿茶素,其中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化学致癌作用和紫外线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我们以前的研究证实单次UVB辐射可引起急性光损伤包括细胞活性减低及增殖减慢、细胞凋亡增加、光加合物形成增多。累积性UVA/UVB照射甚至可以导致DNA突变及皮肤癌发生,当加入EGCG干预后,均可以减少UVB照射所致上述各种损伤性改变,但关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途径在UVB所致凋亡及炎症中的作用,及其EGCG的保护机制是否也与此途径有关在国内尚未见报告,因此我们以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为观察对象,研究p38MAPK途径在UVB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炎症介质分泌活动中的作用,并以p38抑制剂为阳性参照对比观察EGCG的干预保护作用是否也与p38MAPK通路有关。目的:第一部分研究UVB辐射引起HaCaT细胞发生凋亡的概率、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分泌及p38MAPK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探讨凋亡、细胞因子分泌与p38MAPK之间的联系,确定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否参与了UVB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的分泌。第二部分研究EGCG对UVB辐射后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分泌及p38MAPK、p-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EGCG的光保护机制是否也与p38MAPK通路有关。方法:使用0,20,30,40,60,70及90mJ/cm~2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Oh,1h,2h,3h,4h,6h,24h及48h收集细胞和上清。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ELISA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WesternBlot方法检测p38MAPK和p-p38MAPK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0)相比,30mJ/cm~2UVB照射后24h,HaCaT细胞凋亡率为21.25±0.33%,应用p38抑制剂后测细胞凋亡率降为10.14±0.27%,较UVB组降低近1/2。②30mJ/cm~2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HaCaT细胞分泌TNF-α渐增加,24h达高峰,后渐下降,p38抑制剂SB203580完全抑制TNF-α的分泌。UVB辐射后IL-1β,IL-6则随孵育时间而大幅度增加,SB203580明显抑制了IL-1β和IL-6的分泌水平。③不同剂量UVB照射后可激活HaCaT细胞p38MAPK途径,磷酸化p-p38水平增高,照光组与非照光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以30mJ/cm~2UVB照射时p-p38表达量最高,但非磷酸化p38表达量没有类似明显变化。以上数据说明急性UVB照射后p38MAPK途径的激活、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凋亡细胞的增加之间存在时间先后上的调控关系,即p38MAPK信号通路中p38的快速磷酸化参与调控了后续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活动及其由炎症介质介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另外本实验结果显示p38抑制剂不能抑制UVB对p38磷酸化的诱导作用。④应用EGCG后细胞凋亡率降为6.63±7.5%,同时加入EGCG能部分抑制p-p38MAPK的表达以及TNF-α、IL-1β与IL-6的分泌。结论:UVB辐射对HacaT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UVB可以通过激活p38MAPK途径和p38磷酸化,以促进炎症因子分泌增加而诱导HaCaT细胞凋亡。加用EGCG干预处理可抑制p38MAPK途径活化和炎症因子分泌活动,从而减少了UVB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了EGCG抵抗UVB急性损伤的功效。下篇EGCG对慢性UVA照射后小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研究背景:高紫外线暴露人群皮肤老化危险性要比低暴露人群高,老化发生提前。皮肤光老化不仅有损于人的美容,而且与皮肤病的发生有着病因学的联系。在光老化的发病因素中,UVA由于其波长长可穿透表皮到达真皮后发挥作用,而使其在光老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皮肤光老化临床上特征性改变包括:皱纹增多,纹理加深,干燥粗糙,皮肤松弛,弹性降低,斑点状色素沉着以及癌变。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真皮结缔组织的变化,即胶原成分的减少和异常弹性纤维沉积。胶原使皮肤具有强度和弹性,是皮肤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在人体真皮中约占蛋白质的90%,主要由Ⅰ型胶原(80%)和少量Ⅲ型胶原(10%)组成。当皮肤被紫外线辐射损伤后,结缔组织重建: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清除,新成分合成和沉积。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中最丰富的成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小组已对EGCG乳膏保护UVB所致BALB/c小鼠皮肤的急慢性光损伤作了研究,结果示:EGCG可干预慢性UVB辐射诱导的皮肤组织病理改变、p53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的变化,还可促进受损细胞的凋亡。但是在国内外目前对慢性UVA辐射所导致动物皮肤的光老化情况以及使用EGCG乳膏有无干预作用目前研究甚少,故设计本实验,每次UVA照射前外用EGCG乳膏,通过形态学方法观察EGCG对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EGCG对慢性UVA辐射BALB/c小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EGCG组、基质组、UVA照射组、EGCG+UVA组以及基质+UVA组,EGCG乳膏和基质在UVA照射前30分钟外涂,UVA照射剂量第1周为0.5J/min×20min,以后每周逐渐递增20min,直至辐射时间为2h时停止增加,共持续12周后处理小鼠,取皮肤进行普通组织病理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小鼠暴露于紫外线辐射12周后,组织病理学出现显著的皮肤变化,真皮厚度增加。外涂EGCG乳膏组可减少紫外线诱导的皮肤光老化效应。扫描电镜见UVA组皮肤真皮层增厚,胶原之间排列疏松,扭曲而不规则,而空白对照组真皮胶原纤维致密。EGCG+UVA组和UVA组相比,真皮厚度及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均明显改善,而基质+UVA组在镜下见改善不明显。结论:局部应用EGCG乳膏可预防紫外线辐射后的组织损伤,延迟光老化进程。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新媒体日益成为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推动力量。香港大学生参与"占中"事件的整个过程,新媒体发挥了鼓动和重要组织功能。香港大学生成为"占中"事件的
2006年新会计准则禁止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之后的会计年度内被转回,只有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文章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水平,建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目的:了解东莞市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整体状况,寻求并采取合理的合同制护士管理对策。方法:对东莞市合同制护士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基本情况、工作满意
抗日战争时期,高工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前身)坚持在外东多宝寺办学,克服种种困难,广大师生精诚团结与合作,扩大学校规模,开办短训班,增设航技科、电机(电讯)科培养抗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盐、低分子肝素及β受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而产生的社会需要和科技进步又带来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这场教育改革潮流中,各国都
<正>手部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简单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1],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3-2009《医
"纳西古乐"是指在纳西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并融合外来音乐,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音乐,它在当今的音乐领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
区域联动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创新,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区域联动基本涵义的诠释,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基本特征和发生条件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进而构建了区
作为国家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可靠保障,财政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新一轮财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