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研究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并通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探讨与华法林最适维持剂量相关的因素及此类患者的卒中再发率、出血转化率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8例,以及于神经内科门诊行一级预防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6例,随访期1年;首先208例患者根据是否于本次脑卒中后3个月内死亡分为死亡组、存活组,分别比较二组的基线资料及与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其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6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抗血小板组与抗凝组,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最后分析70例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并依据预防等级、年龄、INR控制水平、出血与否分组比较,并探讨与稳态时华法林剂量相关的因素。结果: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病因为非瓣膜性房颤,从影像学上看,208例患者病灶以左侧大脑(97例,46.6%)、多个梗死区域的融合(93例,44.7%)及单一大病灶(76例,36.5%)多见,以OCSP分型来说,完全前循环梗死最常见(121例,58.2%);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率较高(15.9%),双侧脑栓塞(OR=2.570,P=0.014)、单一大病灶梗死(OR=0.433,P=0.005)和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OR=1.179,P=0.000)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64例非瓣膜性房颤致脑栓塞患者中,接受抗凝治疗比例较低(20.7%),抗凝组颅外出血发生率高于抗血小板组(P<0.05),但两组颅内出血率、1年内新发脑梗死及死亡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70例抗凝治疗患者中,一级预防患者相较于二级预防患者,年龄更轻、入院NIHSS评分更低、抗凝治疗出血风险更小、远期预后更好(P<0.05),二级预防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较低,但一年华法林停用率较一级预防患者明显更高(P<0.05);<65岁组的华法林初始剂量及稳态华法林剂量均明显高于≥65岁组(P<0.05),且房颤致脑卒中风险、华法林抗凝治疗出血风险小于≥65岁组(P<0.05),两组在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新发脑梗死率及华法林停用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低抗凝强度组(INR 1.5~2.0)与传统抗凝强度组(INR 2.1~3.0)在新发脑梗死、颅内外出血方面无明显差异;出血组的入院NIHSS评分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26),初始INR水平低于未出血组(P=0.003),但两组达到稳态时INR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稳态时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初始华法林剂量呈正相关,但二者均无法解释稳态时华法林剂量变异。结论:1.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病因是非瓣膜性房颤;脑栓塞后出血转化率、死亡率高;双侧脑栓塞、单一大病灶梗死和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及入院症状较轻、既往有抗凝治疗史、病灶出血转化风险小的患者易接受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相比,抗凝治疗患者颅外出血风险较高,但颅内出血、新发脑梗死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3.使用华法林一级预防的患者年龄稍轻,服药依从性好;低抗凝强度(INR 1.5~2.0)与传统抗凝强度(INR 2.1~3.0)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出血风险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别;年龄较轻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及稳态时剂量均较高,但脑卒中风险及出血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