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理论及其后马克思主义特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里,资本主义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是由历史必然规律所保证的必然事件。然而随着1873-1896年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结束,以及延续到1914年的资本主义繁荣,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爆发变成了不能确定何时才能到来的某种期待。在资本主义制度内,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使得工人阶级并没有像历史规律所预言的那样形成统一的工人阶级战线,而是日趋分散化。由于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1898年,“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到来。领导权(Hegemony)就是产生于这个历史必然性的裂缝之中。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中,领导权是为了应对普遍历史规律的危机的需要,仅仅作为一种面临危机的策略而存在。在拉克劳和墨菲看来,这种意义上的领导权会陷入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二元论,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他们在解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概念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涵义,建构了他们自己的领导权理论。拉克劳和墨菲合著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批评与赞誉并存。有人坚持认为他们的领导权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有人坚持认为他们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但拉克劳和墨菲坚持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并声称他们的思想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他们的后马克思主义包括“后”的成分和“马”的成分。“后”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为总体的社会的概念、无产阶级专政、经济决定论等范畴的解构,并在解构的基础上从articulation词源探究、话语理论、链接(articulation)、自主性与领导权、从典型政治关系角度解读领导权和领导权形态这几个方面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新的领导权理论。“马”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他们的领导权思想是在吸收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资源之后形成的,从理论渊源上来说,他们是“马”的。
其他文献
《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主要是这两部著作)形成了斯密伦理-经济的思想理论体系。斯密体系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学术渊源。斯密体系是充分利用、综合和归纳了众多思想家
哈耶克的个人主义思想借鉴了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大卫·休谟等人关于人性自私的理论,并将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理论作为理论核心。同时,哈耶克吸收了卡尔·
学位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古代经济思想曾作为伦理学之一部分而被思考,即使在古典经济学中,道德哲学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背景,只是随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人类各文明相遇、碰撞的机会越来越频繁。人类各文明的关系应如何发展?各文明平等相待,和平相处,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但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