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华夏大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的先民在千百年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民族特色的一支奇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运动形式多样、拳种门派众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华大武术。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着,都具有其本质的事物特征,武术也然。武术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特性——技击性,仍然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最重要的特征。随着武林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武术的实战功能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了解,那么怎样才能在实战当中成功地达到制胜对手的目的,这就需要理解和掌握好武术技击的五最要诀,即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有效的方法、最好的效果。能否做到和运用好这五个要诀是技击成败的关键。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古拳论中关于武术技击方法的论述虽然精辟却深奥难懂;近现代的武术专著对武术技击的方法论述的较少,一般都是偏重某个拳种来说,比较片面,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现有的学术论文中仅有极少数对武术技击进行研究的,而且仅就技击实战的某一个方面进行阐述,较为肤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以前人所著武术经典著作和近现代武术家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实战的各个环节对武术技击进行理论上的阐明与分析,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对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好的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论证,希望能进一步健全武术技击的理论体系并为广大武术技击爱好者提高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本人认为:技击五最诀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效的方法都是在达到最好的效果的前提下定义和理解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都是变化的、相对的,即都是相对最好的效果来说的。进攻或防守的距离越短,就可以相对加快动作的速度。同样,技击中用最快的速度,节省了完成动作的时间,也相对缩短了进攻或防守的距离;把握最佳的时机需要最快的速度,技击中只有具备了最快的速度才能在最佳的时机出现时抓住它,否则,速度稍慢就会错失良机;技击中当控制了最短的距离时便是最佳的时机,时机的把握包含着对最短的距离的控制,而且控制了最短的距离,可以相对加快技击的速度,在时机出现时能利用节省的时间抓住它,弥补了自身速度较慢的缺陷;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都可理解为技击的最效的方法,同样,也只有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实战中把握住最佳的时机,控制好最短的距离,发挥出最快的速度。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