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C-1基因是由本室周建光研究员发现并克隆的,该基因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和高恶性程度的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在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表达受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目前对其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还不清楚,为此开展了PC-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研究。首先用PCR方法从前列腺癌细胞染色体上获得了PC-1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kb的序列,将其克隆在表达载体pGL3-basic上,随后克隆了一系列启动子5’侧翼缺失的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发现5-kb启动子区的转录活性最高,在雄激素撤除的培养条件下,该启动子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6-kb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还高。研究发现5-kb的启动子区表现出了较强的前列腺细胞特异性转录调控的能力,这种特异性调控主要是由PC-1翻译位点上游4kb~5kb的调控区来实现的,4kb~5kb的调控区还体现出了增强子的特征。另外还证明了在PC-1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第345-359位15bp的碱基是雄激素受体反应元件,该段序列缺失的启动子失去了对雄激素的应答能力。实验证明p53能够抑制P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能力。在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p53的抑制功能部分是通过PC-1启动子上的雄激素受体反应元件来完成的。而在恶化程度更高的前列腺癌C4-2细胞中p53对启动子转录抑制的功能减弱了。可能这正是造成PC-1在这两种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因素之一。PC-1基因5-kb启动子的前列腺细胞特异性表达调控能力以及较高的转录活性,使其有望在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和建立前列腺癌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发挥作用。我们用该启动子调控p53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了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生长,而对非前列腺来源的Hela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该启动子调控p53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C4-2B以及人胚肾293细胞中的表达,能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这些结果就为该5-kb启动子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