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与中国对策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最先出现是在2007年世界银行所发布的一份题为《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的报告中。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新兴市场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因为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要素已经不能够适应新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假如一国无法适时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增长动力长期不足,该国经济增长将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其人均收入水平就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停留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发展的契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断推进深化改革,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员。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所推出的前瞻性政策,不仅使其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危机,还攀登上经济发展与国富民强的新台阶。纵观中国40年改革开放进程,是其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利益格局不断变化、矛盾不断累积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的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某些特征已经开始初步显现:贫富差距过大、城市化进程减缓、“两高一剩”的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向前发展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未来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本国,更关系到整个世界。因此近些年来对于中等收入陷阱及中国是否会掉入这一陷阱的讨论,成为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认为,如何借鉴日韩等国家顺利越过中等收入阶段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功经验和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失败教训,调整好经济结构、协调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对于中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本文将在梳理现有关于中国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基础上,对已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经验和掉入陷阱国家的教训进行回顾,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中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中学时代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者和教育者的作用,采用有效的班主任管理艺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促进学生更好地
期刊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区域间这种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成地区之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研究地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