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化镍催化剂等离子体处理制备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能源及环境等问题,甲烷化成了一个研究的热门课题。镍是一种良好的金属催化剂,对众多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由于其价格低廉,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镍催化剂也有容易积碳、烧中毒等缺点。为了改进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人们做了大量工作。等离子体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和高活性的体系,各国的研究人员从物理、化学等各个角度对等离子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用等离子体处理制备了多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得到的催化剂和常规催化剂相比,具有分散好,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本文中,我们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用于处理二氧化硅负载的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甲烷化反应。得到的镍催化剂镍颗粒粒径更小、分布范围窄、分散度高,对于甲烷化反应的活性更高,相对于常规的催化剂,达到相同转化率的温度降低了25 ?C。在反应后,通过TEM表征,我们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催化剂抗积碳能力增强,在反应气氛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分散性,在反应后没有发生明显的颗粒聚集。我们将热分析技术用于镍催化剂前驱体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促使硝酸镍前驱体失水并部分分解,且处理后的硝酸盐分解温度向高温移动。这是首次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催化剂前驱体和常规样品前驱体用热分析手段进行比较,并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前驱体分解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我们采用了另一种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将其和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比,并用富氢气体的甲烷化反应考察活性。结果证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能更快速的分解镍硝酸盐前驱体。在处理1 h后,这两种等离子体都使镍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完全转化所需的温度均比常规催化剂降低20 ?C。XRD分析表明,这两种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样品镍颗粒粒径均为20 nm,小于常规样品(22 nm)。较小的颗粒粒径是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负载镍模型催化剂进行研究,观察了在催化剂制备的各个阶段镍物种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焙烧前的镍物种粒径和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在高温焙烧和还原过程中,由于等离子体改变了载体的性质,增强了表面张力,形成的镍物种能够很好的分散于载体表面,颗粒的迁移和聚集受到了抑制。同时,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颗粒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呈扁平状分散在载体表面。这种结构的颗粒的边缘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传统的化学工业中使用大量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挥发性有机溶剂成为了当今世界污染的主要来源。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没有可测的蒸气压,不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引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其产生和发展绵延数千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如今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更多的居民选择外出打工而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教育开放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为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分析了数控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构建面
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催化反应过程的尾气排放和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已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中,CO和可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是污染物之一。发
基于光伏电池组件的电压/功率曲线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快速实现光伏电池组件MPPT的改进干扰观测方法。在考虑电网对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增长速率的条件下,该方法针对光伏电池组
目的建立了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根皮、茎皮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运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对比,从而为促进飞龙掌血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增长趋势,经济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农产品数量的繁多,而是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