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主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以深沪湾、泉州湾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cerit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中部的两个半封闭的海湾——深沪湾和泉州湾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再现了当地的潮汐潮流,浅滩干湿变化,污染物的输运,百年一遇的台风过境引起的增水现象和台风生成的波浪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动力机制对当地泥沙动力特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福建沿岸的潮汐潮流以规则半日潮为主,由于潮差较大,一些浅滩、湿地和暗礁在低潮时会露出水面,在高潮时又重新被海水淹没,形成周期性的干湿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还显示:当天文分潮由外海传入海湾时,动量和连续方程的非线性对流过程和海底的非线性摩擦耗散作用会导致主要分潮的衰减以及浅水分潮的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涨落潮流过程的不对称从而成潮汐余流。潮汐余流的性质决定了污染物和底床沉积物长期的输运特性。 通过比较不同机制引起的增水可以发现:当百年一遇的台风过境狭小的浅水湾时,造成湾内增水的主要机制来自远场来水,而局地风场和气压场变化所导致的水位的变化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另外,如果研究海湾面积狭小,湾内水位的变化可以看成潮位变化和其它机制引起的水位变化的简单叠加,所得到的结果与在模型中同时考虑所有动力机制的计算结果的误差不超过1%。 引起泥沙垂向运动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潮流,海面风应力和波浪。它们都是通过改变海底摩擦应力的强度来调整底层水体与沉积物之间的泥沙通量。当海底摩擦应力超过泥沙掀起的临界应力时,表层沉积物会被掀起进入水体;反之,底层水体的泥沙沉降在原有的沉积物上形成新的表层沉积物。由于受临界摩擦应力制约,这两个过程是独立进行的,不可能同时发生。通过比较三种动力机制在深沪湾所产生的海底摩擦应力发现:波浪所引起的海底摩擦应力最大,比其它两种情况大一到两个量级,取决于波浪(有效波高)的大小。鉴于浅水湾的实际水深,海面风应力通过动量转换可以直接作用到海底,由此导致的海底摩擦应力一般不会小于潮流引起的海底摩擦应力,台风过境时甚至能高出一个量级。了解不同动力机制可以深化我们对局地泥沙动力特性的认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码头和船坞的开发建设都加剧了围垦项目的实施压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海域资源,以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对相关项目规划给出正确的评估。本文通过数模对深沪湾和洛阳江湾的两个设计工况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围垦项目对局地水动力环境、泥沙冲淤以及污染物的扩散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黄鱼遭到了掠夺性的捕捞,其资源基础受到了致命的破坏和打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黄鱼人工繁育成功,网箱养殖大黄鱼产业得到
【摘 要】品牌设计在现代商品竞争中是以视觉形象地构建为中心的一种经营战略。在突出民族化、国际化的今天,为了在国际市场突出重围,国内的很多品牌设计开始将视线转移到传统图形之上,在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中,传统纹样占有越发重要的地位。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美学标准的视觉体现,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在感情素质、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高
环保被分为了水处理、大气和土壤。这其中土十条投资需求是最大的,会有10万亿的体量。大气十条则有1.7万亿的体量.水十条有2万亿。整个“十三五”期间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瀑布沟水电站安全防护联合监视控制系统组成、功能及网络结构,阐述了安全防护联合监视控制系统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水电站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安全防护;监视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Falls Hydropower Station security joi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
一、东渡黄河,毛泽东下榻城南庄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深情地告别了生活13年之久的陕甘宁边区,来到了黄河螅蜊峪渡口。十余条木船顺序起锚,缓缓地离开了黄河西岸。毛泽东立身
本文通过模式研究的办法对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变化进行探讨,利用已有碳循环研究的模式,用两个箱式模型对碳同位素进行模拟,分析了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在第四纪以来发生偏移的可能原因
芙洛嘉是香港妙丽郦连锁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护肤品,芙洛嘉品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进口原材料,原材料在遥远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人发现当地山上的3000多种名贵植物经历风霜雨雪之
孔夫子曾说:“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提倡“临事而惧”的精神。在国家建设中,周恩来说:“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在经济上翻身,这是
本文主要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真江蓠的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真江蓠对美国红鱼综合循环养殖系统与鲷科鱼类网箱生态养殖系统水质改善作用,建立
赤潮的演变规律和物理环境密切相关,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在赤潮生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底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