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纤维的微孔生成及其填埋特性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sxx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围绕蚕丝蛋白纤维的微孔生成和表征、改性蚕丝纤维的内部填埋及其填埋的可行性展开。本论文主要采用了物理和化学的改性方法来对蚕丝纤维进行处理,并分别研究了丝纤维经改性处理后的结构与性能。在蚕丝研究中,氯化钙三元溶液常被用来溶解蚕丝丝素以制备丝肽蛋白,本研究中采用氯化钙三元溶液对蚕丝丝素进行部分微溶解以达到改性的目的。论文还采用了同为中性钙盐的硝酸钙溶液来对蚕丝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并比较了它们对蚕丝纤维作用的异同点。研究发现:蚕丝纤维经钙盐处理后产生失重,纤维表面有纵向侵蚀条纹,处理初期丝纤维产生溶胀和分纤现象,且结晶度略有提高,处理后丝纤维内部构象有β化趋势。蚕丝纤维在硝酸钙溶液中浸润快速,而在氯化钙水溶液中浸润缓慢。桑蚕丝纤维在硝酸钙溶液中收缩明显,而在氯化钙三元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蚕丝纤维在硝酸钙溶液和氯化钙三元溶液中处理时,丝纤维都发生溶胀和溶解现象。论文采用了低温氧离子体技术对蚕丝纤维进行处理。研究发现:由于低温氧等离子体对丝纤维的刻蚀和氧化作用使处理时丝纤维产生失重现象,且其失重率与处理时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经处理的丝纤维表面出现刻蚀条纹和凹坑,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不但对丝纤维表面形态结构产生作用,同时使丝纤维的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纤维内部部分结构由于氧等离子体的氧化与还原作用使得丝蛋白分子产生重组,丝纤维内部构象由无规向β折叠转变。短时间处理后丝纤维结晶度变化不大,长时间处理后纤维结晶度和吸热分解温度均下降。论文采用锡酸胶体对改性处理后的丝纤维进行了微孔表征。发现:蚕丝纤维经硝酸钙溶液分纤处理后,锡酸填埋量随着分纤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经短时间氯化钙三元溶液处理的丝纤维锡酸填埋量也有所改善,说明在适当条件下采用钙盐溶液对真丝纤维进行处理可以在丝纤维内部有效生成微孔。等离子体处理丝纤维的锡酸填埋量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且成线性相关关系。同时对微溶-等离子体处理丝纤维进行锡酸处理发现,微溶-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锡酸填埋量大于只
其他文献
对第17、18届冬奥会前8名运动员500m运动成绩及起跑犯规次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使用新式冰刀后500m运动成绩虽提高显著,但起跑犯规次数及被判罚出场的人数也是历届奥运会中罕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
近些年孔子学院不断兴起,更加让人们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校执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革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并研究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文章首先介绍基于新课改
量子密码通信是经典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重点分析自1999年以来美国、日本、瑞典、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量子密码通信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量子密
本文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对象,以08051F04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步态检测系统,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中人体行走运动信息的检测和行走步态的判定。首先介绍了人
图书选题论证是决定图书选题能否成立的一个关键步骤,针对图书选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或影响的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图书的选题论证,能有效地保证选题质量。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CD4~+辅助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探讨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失衡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
以野百合(Lilium brownii)籽球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处理对野百合籽球生长及生理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00~1 500 mg·L-1的磷酸二氢钾对野百合生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2%、5%、10%、15%、20%)的PEG 6000渗透胁迫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种子,研究PEG处理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质量分数
在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对本刊编委、全国知名特级教师覃遵君先生作了一个关于读书话题的访谈。覃老师是中政参杂志社的老朋友,一见面我们就直奔主题,可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