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孢素A冲击治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治疗效果,旨在寻找治疗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1.全部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研究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就诊于解放军307医院急诊科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血或/和尿百草枯浓度检测。将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强龙组)、实验组一(甲强龙+环孢素A组)和实验组二(甲强龙+环孢素A+CVVH组)三组。入选标准:口服市售20%百草枯除草剂5ml以上者,年龄在12周岁至75周岁之间,服毒24小时内来我院就诊,入组者必须对治疗依从;若入组对象在预后尚不明确时自动中断治疗者,视为自动脱落。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导泻清除胃肠道内毒物,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已吸收毒物,大剂量维生素C(10g/d)+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损伤,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5mg/kg×3d,7.5mg/kg×2d,3.75mg/kg×2d),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及其它对症支持等治疗;实验组一病人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治疗(5mg/kg,微量泵泵注8h后,7.5mg/kg,微量泵泵注24h);实验组二病人在实验组一治疗的基础上采取CVVH治疗,方法为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尽早行CVVH治疗,肝素抗凝,每次持续30±6h,流量150ml~200ml,超滤量50ml~100ml(根据患者液体平衡调节)。监测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CT、氧化-抗氧化因子(SOD、MDA等)。使用IBMSPSSStatistics19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病人3天内、3-7天及7天后的死亡率及三组病人总体死亡率;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一周内及一周后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一周内脏器损伤发生率及脏器损伤与死亡关系;及氧化-抗氧化指标在行CVVH治疗与非CVVH治疗的变化趋势等。2.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依据Dinis-Oliveira等分型方法,对各组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分为轻度百草枯中毒即百草枯中毒患者无症状或仅轻度胃肠道症状;中重度百草枯中毒即数天至数周内发生肝、肾、肺等多脏器功能损伤,以肺纤维化多见,死亡患者多死于呼吸衰竭;暴发型百草枯中毒即患者口服量极大,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肝、肾、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患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方法同前。使用IBMSPSSStatistics19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轻度、暴发型百草枯中毒的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死亡率,中重度百草枯中毒的各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死亡率、肝肾脏器损伤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脏器损伤发生时间及峰值、发生脏器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存活时间以及各组患者30天生存曲线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全部百草枯中毒结果:共有216例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选,其中男性95例,女性121例,男女比为1:1.27。21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对照组74例,脱落7例,实验组一76例,脱落5例,实验组二66例,脱落18例,最终有186例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选。三组患者服毒量中位数相同,50mlvs50mlvs50ml,但实验组二患者服毒至就诊时间最长,三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5.5hvs5.5hvs7.7h,F=5.290,p=0.006;总体病死率分别为56.7%(38/67)、57.7%(41/71)和45.8%(22/48),实验组二均低于对照组及实验组一,但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死亡患者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3天、4天及9天,两两相比,F=4.549,p=0.013,具有统计学差异。中毒后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53.7%(36/67)、56.3%(40/71)和41.7%(20/48),实验组二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实验组一,但无统计学差异,p=0.264;7天内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0.7%(34/67)、43.7%(31/71)、25.0%(12/48),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88,p=0.019;行CVVH治疗能明显提高SOD水平,其中在48小时具有统计学差异,降低MDA水平,其中在24h及48h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中重度百草枯中毒结果:共有85例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为中重度中毒,其中三组分别为26例、31例、28例。三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就诊时间、服毒量及血浓度无差异,p值>0.05。实验组二CVVH治疗次数为2(IQR1~3)次;治疗时间为61.8(IQR36.2~108)h,就诊至行CVVH时间为17.8(IQR7.5~32.4)h。仅发生四肢血肿、红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1.4%。三组病死率分别为69.2%(18/26)、58.1%(18/31)和42.9%(12/28),三组两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二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死亡患者中位存活时间三组分别为4天、7天及9天,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7.126,p=0.002。以30天为截尾点,行生存曲线分析发现三组间30天存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183,Log-Rankp=0.004,以实验组二患者生存时间及30天存活率最高;对照组死亡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MODS,实验组一死亡原因为MODS及呼吸衰竭,而实验组二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三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4.545,p=0.0007。实验组一、组二相对于对照组能明显延长肝、肾损伤、低氧血症发生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F=0.733、p=0.483,F=13.682、p=0.000及F=6.591、p=0.003;减少肾损伤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04、p=0.007,但不能减少肝、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χ2=1.99、p=0.369及χ2=2.919、p=0.232。实验组二能降低肝肾损伤时ALT及Cre峰值,但三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F=0.733、p=0.483及F=2.199、p=0.117。【结论】在大剂量甲强龙联合环孢素A冲击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可以延长百草枯中毒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肝肾等脏器损害病人的存活率,降低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其中在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疗效更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