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它在中国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自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谷若先生的译本开始,该书的译本现有7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张谷若先生和孙法理先生的译本。这些译本各有特色,因此,通过比较研究挖掘这些特色就显得相当重要。这些特色较好地体现了文学翻译的要求,而文学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它对译者有特殊的要求。本项目报告以《德伯家的苔丝》的三种译文为对象,从翻译方法、文化差异和文学翻译的美学性等方面对张谷若、孙法理和笔者的译文进行分析。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介绍项目的目的、意义和整体结构;第三章介绍《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的重点、难点和形成的原因,主要通过“地方色彩”的翻译、“乡土色彩”的翻译、“风俗画面”的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美学性分析探讨张谷若、孙法理和笔者翻译的差异;第四章主要探讨解决方案,主要从风俗文化的翻译、自然环境和心理状态的翻译、语篇结构和用词特色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项目报告的探讨,能总结出比较适合文学翻译的方法,提高报告人的翻译能力,并为笔译实践活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