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乳腺癌预后判定还没有找到确定有效的指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定的独立指标,但在各项研究中,MVD的阈值各不相同,还不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实验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乳腺癌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研究乳腺癌患者红外热图中局部皮温升高的主要机制,分析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探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同时讨论红外热像仪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材料和方法 对未经任何治疗的乳腺癌病例,术前于恒温恒湿密闭室行红外热图检查,患者坐位,双手抱头,体温与室温平衡后采集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和前位像,通过计算机系统测点温。记录双侧乳头温差(△T1),双侧乳晕温差(△T2),乳腺肿物与对侧乳腺相同位置的温差(△T)。用F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对术后的病理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微血管计数,凡棕染的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簇可作为单个可计数的血管。由两人计数,取均值。15例乳腺良性病例做对照。 结果 乳腺癌红外热图中两乳腺热像不对称,患侧有异常热区及血管形态改变,△T及MVD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经相关回归分析47例患者△T与MVD呈正相关,(r=0.604,P<0.05)y=-0.1129+0.0161x,△T与乳腺临床病理特征也有密切关系,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乳腺癌△T明显低于Ⅲ级者(P<0.05),说明△T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肿瘤直径大于5cm的△T高于原发肿瘤小于5cm者,但两者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之故。 结 论 Lawson*)开始应用红外热图诊断疾病,至今红外热像仪作为客观手段诊断乳腺癌已有几十年历史。利用红外光电转换元件,通过光机扫描成像技术,接受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把人体皮肤温度分布状态,以图象的形式显示出来称为红外热图。乳腺癌热图中局部热点或热区的产生机制:一方面,是由于癌细胞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产生的代谢热高,但这不是热图中热区形成的主要机制;另一方面,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4T升高的主要机制/T与MVD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因此人T可作为乳腺癌有价值的预后预测指标。有关患者生存时间与局部温差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红外热图检查简便、安全、尤其适用于不宜做钥靶X线照相的年经患者。 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乳腺癌局部皮温变化可作为估计乳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