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突出的瓶颈因素。这固然与我国人均资源量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致。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马凯,2004)。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实施的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的同时,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推动区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落实循环经济的重大举措,协调循环经济的跨区域性项目。因此,在区域实施循环经济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循环经济法正在抓紧制定。国家和各地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几年来,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推进,在各种行业、各个层面,包括区域层面上都有所发展。但是,我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走向成熟还有一个过程。对发展区域循环,政府热,企业冷;行政手段多,市场机制少。因此,还有待对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提出并论证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论文认为,区域循环经济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实施的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空间耦合和时间耦合。从空间维度看,区域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与不同区域空间的耦合,与区域空间内的企业(家庭)、产业园区、区域和区际空间不同层次的耦合,一个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蕴含着循环经济。从时间维度看,区域经济与循环经济表现出耦合——分离——耦合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循环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再度耦合。论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区域工业生态化的四重空间及其实现途径。针对目前研究循环经济主要局限于三维空间,研究框架不够完善,研究思路受限的现状,论文提出了区域工业生态化应该在企业、工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四重空间展开,从而拓展了工业生态化的研究思路,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生态化实现路径,即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域内的产业生态网和区际产业生态网。论文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和次优化原则,认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建立工业生态网(EIN),以追求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子系统效益最大化。在EIN构建中,应以产业生态网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EIN并不要求网内所有的企业都实现清洁生产,也不要求所有的企业都一定要在工业园区内;EIN不要求网内所有的工业园都是生态工业园,也可能是传统的工业园;产业生态网络既可能位某一区域之内,也可能是跨区域的区际网络。EIN的构建为区域循环经济的实践拓宽了道路。论文针对人们过分倚重于政府行为推动区域循环经济而忽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的现状,较为深入地探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并提出了若干建议。论文指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存在着五个方面的矛盾(企业内部、空间范畴、时间范畴、交易范畴和统计范畴的成本——收益矛盾)、六个方面的市场失灵(不完全市场、外部性、非排它性与公有物品、非竞争性与公共品、非凸性、不对称信息)和两个障碍(环境产权障碍和环境资源价值障碍)。论文提出,必须积极探索环境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适当提高资源价格,引入生产责任者延伸制度、押金——退还制度、排污权交易许可证、排污税和产品税等政策工具,以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经济调控力度。论文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跨区域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存在生态建设者与受益者的矛盾、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论文提出了改革生态税(费)、建立生态转移制度、将二氧化硫费改为二氧化硫税、慎重选择碳税等区域协调的制度安排建议。论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区域同位产业集群和不同位产业集群的概念,并针对两类产业集群产生废弃物的不同情况,探讨了实现生态化处理的具体路径。论文认为,同位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废弃物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产生废弃物量较小的企业单独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成本较高,因此,应引进能够对废弃物进行专业化利用或处理的企业,由此企业或通过社会回收系统负责回收同位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废弃物,从而形成规模生产或集中处理。不同位产业集群应引进补链企业,这些企业能够利用或处理不同位产业集群内企业所产生的废物,其生产的产品或再生资源能够被不同位产业集群内企业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