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为常见的安神滋补药,《神农本草经》著作中将其列为上品。五味子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复杂的药理活性和丰富的化学成分,并能与多种中药进行配伍,同时五味子作为食品添加剂而广泛的用于食品领域,由于五味子的这些作用,使得其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地增加,野生资源随之下降,与此同时,五味子的质量控制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从这点出发,对五味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五味子不同产地中主要活性成分木脂素的含量差异,比较了五味子不同部位(种仁、种皮和果肉)木脂素的含量分布,以此来充分利用五味子资源,扩大药用,并建立了五味子果实及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从而为五味子的质量评价和全面、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应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对来自吉林省长白县的五味子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石油醚部位中共分离纯化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五味子乙素、β-谷甾醇、正二十八烷醇、戈米辛M2和micrantherin A。另外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10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HPLC方法,对来自12个不同产地五味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10种木脂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7.46–99.83%之间,RSD值均不超过1.98%,线性关系良好。以往研究中,五味子植物中不同部位木脂素含量的比较多集中在叶片,茎,根,果柄等部位,而对五味子果实中种仁、种皮和果肉的木脂素成分的对比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通过应用HPLC法对种仁,种皮和果肉样品中的木脂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不同产地的种仁、种皮和果肉中所测木脂素总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08 mg/g、9.76 mg/g和2.24mg/g,结果显示,种仁中总木脂素含量明显高于种皮和果肉的木脂素含量。应用HPLC法构建五味子及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得到能够清楚表达五味子及其不同部位的特征谱图。采用总还原力、DPPH和ABTS法对种仁、种皮和果肉的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个部位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种皮的抗氧化能力最高,种仁次之,抗氧化能力最低为果肉,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10种木脂素(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初步探索木脂素结构和清除自由基的关系,结果显示,戈米辛J表现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高于其他9种木脂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