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加强,人与人之间就越发需要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而在我国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特殊的文化大革命阶段,传统道德观念、社会规范都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而紧接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分追求,致使社会整体趋势有蜕变成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化的状态。而当笔者在我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满村汤堆片区进行手工黑土陶制作的考察时,意外发现这里的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频繁自发的合作行为,合作显示出的社会关系与人情况味让笔者心生念头——从社会学角度记录其行为细节,借此以他者的眼光深入探寻云南康巴藏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笔者就该课题分两次共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实地调研,其中发现该区域当前的合作行为过程不仅渗透着传统社会秩序的管理形式还加入了现代化的手段,虽然影响的合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中地域、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形态及经济发展状态都具有其特殊性,而且合作行为方式也不完全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但其中对合作行为策略及地区社会资本内容的梳理却极富现实意义,并对现代都市与城镇社区文化的重构具有启发。论文的结构在民俗考察的基础上加入了分析研究的内容,分析的整体架构主要围绕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与行动者的二元性理论”,即社会秩序结构与社会中行动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合作行动者的行为集合属社会行动,它产生的原因受制于现有的社会结构,结果又将作用于新型社会结构的形成。第二章至第四章是行为分析的基础,着重记录该区域合作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内容及事件;第五章和第六章分析的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五章运用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行动构成要素理论阐述了该区域合作行为的逻辑,第六章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行为社会学”,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共同体与社会理论”、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等知识体系的指引下,就该地区合作行为产生的社会基础分作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本两个层面做了一定的研究;第七章借用我国贺雪峰教授“社会关联”的提法与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理论就合作行为对聚落社区秩序的塑造进行了相关推论。第八章基于对汤堆片区合作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解,尝试以现代都市某社区为例,就着重为增强社会资本中网络关系、信任、规范的内容做了一个理想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