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纳米陶瓷与普通陶瓷金瓷冠表面及瓷断面结构,并通过破坏试验比较两者的抗压强度,探讨不同烧结次数对两种金瓷冠强度的影响及纳米金瓷冠强度高的原因,为纳米陶瓷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试件制备:采用精密车床加工制造出模拟预备体的金属代型,代型包括底座及立柱(相当于预备体的金属冠核部分),底座直径30mm,厚度10mm,金属冠核高6mm,牙合面直径3.9mm,与代型相对应制作一个套管,套管内径4.5mm,顶端高于冠核0.3mm,就位后保证套管与金属冠核各轴面及牙合面保持均匀一致的0.3mm间隙。将代型的金属预备体部分于浸蜡器中浸蜡5秒钟后,采用压力塑型法制取基底冠蜡型,常规包埋、铸造,分别堆塑普通瓷、纳米瓷,制作厚度一致的普通金瓷冠、纳米金瓷冠各20个,共40个。根据瓷粉种类及烧结次数不同分为8组,每组5个。A-D组为普通陶瓷组,烧结次数依次为4、6、8、10次。A′- D’为纳米陶瓷组,烧结次数分别与A-D组相对应。各组的烧结次数中均包括不透明瓷烧结2次,自上釉1次,其余为体瓷的烧结次数。2 SEM观察试件表面结构。3抗压强度测试:将试件分别就位于代型上,置于Instron万能材料测试机上,进行破坏性试验,采用5KN的力值传感器,以1m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