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声学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检查的有创性,未能在临床上推广使用;70年代改用周围静脉内推注声学造影剂这一无创性检查方法,右心声学造影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左心系统声学造影一直限于有创性导管方法或术中在心脏上直接注射,未能普遍推广。80年代声振微泡方法的发明,声学造影从右心显影时代进入了左心显影时代。90年代开始,随着微泡造影剂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新型微泡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后不但能通过肺循环实现左心腔显影,亦能经冠脉循环到达心肌组织实现心肌组织的声学显影。同时,超声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型显影成像技术的开发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技术日趋成熟,开始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是目前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由于国外造影剂价格昂贵,国内应用受限,从而阻碍了我国声学造影研究的进程。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经静脉左心声学造影剂,此造影剂微泡内含的氟碳气体为“全氟丙烷”(八氟化三碳)。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在制作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成品以冻干的固体形态保存,密封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在低温下的保存时间较长。此造影剂经过Ⅰ、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造影剂能显著增强左心室内膜的分辨效果,耐受性良好,适合于临床应用。本研究应用经静脉注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行左心声学造影检查,分别采用实时三维显像、二维显像、实时三平面显像技术,评价试验犬冠脉急性闭塞后侧枝循环的建立,以及评价该造影剂左心显影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心肌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冠脉闭塞犬的侧枝循环本部分应用心肌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侧枝循环的立体形态,并定量其供血区心肌质量,了解应用该技术测得的侧枝循环供血区心肌质量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关系。成功地建立了犬的急性冠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30min、180min、以及再灌注后180min时行心肌声学造影观察。结果显示:心肌声学造影RT-3DE测量左室心肌重量为61.78±6.20g,犬离体左室心肌的实际质量为62.42±6.78g,二者相关性良好,r=0.98。左前降支(LAD)结扎后所有试验犬均有不同程度的侧枝循环的建立,结扎LAD 30min时,侧枝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9.65±2.90g;结扎LAD 180min时侧枝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12.58±3.98g。结扎后30min时建立的侧枝循环少于结扎后180min时,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LAD结扎即刻测量的心肌灌注缺损区即为其支配区,该区心肌重量为24.03±3.21g,结扎180min后建立的侧枝循环区的心肌重量为12.58±3.98g,所占左前降支支配区心肌重量的百分比为53.25±19.47%。所有试验犬经再灌注后,行心肌造影检查,只有2只犬出现心肌灌注缺损,即出现了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其余试验犬左室心肌均见造影剂均匀充填,未见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结果表明应用心肌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很好的显示侧枝循环的立体形态,获得全面、准确的侧枝循环区的心肌质量,侧枝循环的建立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第二部分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实时声学造影评价心内膜边界增强和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评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研制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增强左室内膜边界识别的效果和安全性,并观察心肌显影效果。50例研究对象分别经外周静脉注射稀释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0.01ml/kg,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评价左室显影、左室内膜边界识别的效果及心肌显影效果。结果显示:50例研究对象注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后,左室内膜边界可清晰识别节段数明显增多,两独立研究者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A研究者评价结果:左心室显影2级占2%,3级占98%;B研究者评价结果:左心室显影2级占4%,3级占96%。两组研究者分别独立评价的造影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和B研究者评价左心室可清晰识别的节段数均显著增加,A研究者由3.06±0.67增加至5.99+0.10,B研究者由3.10±0.68增加至5.99+0.11。两组研究者分别独立评价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造影后内膜节段显示平均增强率为99.7%。心肌显影效果评价: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左室16节段法将受试者心尖四腔切面分为6个节段。共分析心尖四腔切面300个节段。50例患者的左室心肌均见显影,但部分患者的左室前壁和侧壁基底段较其他心肌节段显影效果稍差。造影前后受试着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无明显临床意义的变化;心电图无明显改变,血常规、肝功能等化验检查结果的改变亦在正常范围内。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经静脉注射后左心室内膜的分辨效果显著增强,明显提高对室壁节段性运动状态的判定。并可见明显的心肌显影效果,该造影剂安全性良好,适合在临床上应用。第三部分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的临床研究应用超声实时三平面法,观察经外周静脉注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后,增强左室内膜边界识别的效果、心肌显影效果及安全性评价。在20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弹丸式注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0.01ml/kg,进行超声实时三平面法左心声学造影,记录三平面法中各个切面中左室显影等级及增强左室内膜边界识别的效果以及造影剂空间分布情况,并观察各个节段心肌显影效果。结果显示:20例患者左室显影等级均为3级,造影剂空间分布均匀,心内膜边界显示清晰;共分析左室壁的320个节段的心肌显影情况,20例患者的左室心肌均见显影,但部分患者的左室前壁和侧壁基底段较其他心肌节段显影效果稍差。320个心肌节段中259个节段心肌显影良好,61个节段心肌显影效果稍差。所有患者左室壁心肌均获得了满意的显影效果。造影前后受试着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无明显临床意义的变化;心电图无明显改变,血常规、肝功能等化验检查结果的改变亦在正常范围内。临床应用超声实时三平面法进行左心声学造影,能从多个切面和角度同时观察心腔和心肌造影的效果。结论1、心肌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冠脉侧枝循环的显示,为侧枝循环的评价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资料。2、心肌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冠脉侧枝循环区心肌重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扎LAD 30min时,侧枝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9.65±2.90g;结扎LAD180min时侧枝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12.58±3.98g。3、心肌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冠脉侧枝循环的建立进行动态观察,结扎后30min时建立的侧枝循环显著少于结扎后180min时,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侧枝循环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4、充分的侧枝循环的建立可以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5、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经静脉注射后左心室内膜的分辨效果显著增强,明显提高对室壁节段性运动状态的判定。并可见明显的心肌显影效果,该造影剂安全性良好,适合在临床上应用。6、临床应用超声实时三平面法进行左心声学造影,能从多个切面和角度同时观察心腔和心肌造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