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应用于软岩峒室稳定性控制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工程的围岩为软岩或因赋存深度增加呈现软岩特性的岩体时,其稳定性控制问题越发突出,其中对软岩峒室底臌的有效控制已成为决定峒室整体稳定性的关键。由于软岩峒室的破坏受软岩自身强度、采动压力、睡的作用支护形式及支护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全面、统一的、合理的峒室支护理论。本文结合华宁集团鑫安矿的工程实际,探讨了软岩巷道的底臌机理,分析了引起该巷道底臌的因素、底臌的过程及底臌量的构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用于控制该巷道底臌的方法,并分析了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的作用机理。利用SAW-2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岩石试验机等仪器设备,进行软岩峒室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实验及柔性孔隙垫层的注浆试件单轴及常规三轴试验,得到了岩石注及浆试件破坏机理,巷道围岩及注浆试件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破坏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得出不同围压及不同的注浆效果对注浆试件力学性质的影响显著。-800m胶带暗斜井及-600回风大巷底臌的影响因素包括围岩性质、水、地质构造、构造应力、巷道布置和支护形式六方面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巷道底臌严重。其中,围岩性质、水、支护方式和构造应力是引起底臌的主要因素。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软岩峒室底板在无支护、普通刚性支护、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支护条件下,峒室围岩的位移、塑性区及应力分布等的变化规律。在底板未作支护的情况下,巷道表现出大变形,集中表现为拱顶下沉、两帮内敛、底板臌起。采用普通刚性反底拱与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均能明显控制围岩变形量,其中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效果更明显,突出表现在控制底臌量。比较得到了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措施对软岩峒室整体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性。将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应用于现场,针对修复前的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对方案的参数、结构设计、支护材料的选择、施工组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同类软岩峒室稳定性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行途径。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水资源污染状况也日益严重。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工业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生产上的工艺要求,大量的厂房结构必须设计为质量、刚度分布严重不均匀的大型复杂钢结
学位
学位
为了满足节能、节地、节材、利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非烧结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干燥收缩值大,容易开裂,影响美观,降低外墙保温性能和结构的耐久性。以往对单砖干燥收缩
随着经济越来越趋向全球化和信息化,建筑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成了建筑业研究的热点。论文系统的研究了精益建造理论框架和现场实施的措施,并进
近年来,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由于耐腐蚀、施工方便、不占用使用空间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为了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宜使用预应力纤
学位
已有试验及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宏观破坏过程与其细观(或微观)的非均匀性是密切相关的,粗骨料和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层是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细观尺度范围内进行混凝
本文针对填充墙框架体系的广泛应用及其震害的特点,在总结了填充墙框架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墙体材料的发展变化,运用试验手段和数值分析的方法
学位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古建筑文化遗产。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的变迁,相当一部分古建筑已低于现有周边环境数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