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8世纪的世界历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商业的发展,贸易在数量和种类上的扩大是世界整体变动的主流方向。其中,城市的作用在显著地提高。人口规模的增长,商业专业化的出现使城市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诸多城市中,作为帝国首都的大城市往往能够获得更佳的发展机会。它们借助强有力的王权,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它们拥有贵族和仕宦代表的国家统治阶层能够创造广大的消费市场,吸引着商业的投入和商人们的服务。18世纪时,首都基本上成为了国家的贸易中心和货物集散地,这同时引领着商人阶层在大城市发展。作为东西方首都的代表城市——北京和伦敦,其中的商人阶层有着共同特点,但是更多的是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将商人阶层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两座城市的商人阶层在等级结构、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首先,商人的数量和财富随着整个城市的发展而增长,社会各阶层的成员都有转变为商人的可能;其次,商人的经营项目分工明确,商人贸易的场所趋于固定,各种行业的商人也都组成了相应的组织商帮或行会,商业团体垄断了商品的制作运输和销售,形成了商业体系,这是经济发展的进步;第三,城市商业的发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手工业者。特别是在最底层商人中,有很多人是迁徙进城市中谋生的;最后,商人阶层推动了大型消费城市的发展,成为奢侈生活的代表。与共性相比,更多的则是两座城市商人阶层的差异性。第一,两座城市之间商人阶层与政府官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差异。虽然两座城市的最上层商人都与各自的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本质上有着明确的不同。第二,商人对国家政策制度的创建的影响力极为不同。伦敦商人可以拥有制定政策的权利,北京商人却只能顺从于清王朝的政策,无法改变。第三,在形成中产阶级力量的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在伦敦,商人阶层是中产阶级的骨干力量,在北京,则没有形成以商人阶层为主导的阶层。第四,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生活状态不同。伦敦已经出现现代公司制度,商业资本投入到生产领域,带来工业革命;北京则仍是传统铺户经营,“前店后场”的手工业形式没有改变。第五,商人的财富观念有显著不同,伦敦的商人阶层追求的是商业利润,北京的商人阶层追求的是金银货币。第六,对待科学技术的观念不同。伦敦商人热心科技,而北京商人保守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