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提高政府透明度,推进更具包容性的社会参与,维护政府信息获取公平,消弥数字鸿沟,实现建立和平、公正、包容性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保障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权利,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之一。美国自克林顿总统1993年提出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来,电子政务发展也存在东西海岸与中部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不同种族、年龄、性别之间信息获取不公平等问题,经过克林顿、布什、奥巴马等政府的不断努力后,美国在政府信息开放、政府信息公共获取、弱势群体信息权利保障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对比分析法等对美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美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有关美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建设的《信息自由法》、《电子政务法》、《康复法修正案》等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从中得出以下结论,美国为促进政府信息管理和开放,保障公众享有平等信息权利,制定了非常完善的信息权利保障制度和信息权利救济制度。再次,通过对比分析法对美国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公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接入点,既保证了政府信息资源的传播,又帮助人们获得政府在线信息,扮演着“社会均衡器”的角色,对维护电子政务信息公平,缩小数字鸿沟起着积极作用。美国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为公众便捷地享用政府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确保电子政务信息获取机会公平。第四,通过分析归纳法,对美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技术保障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充分考虑了弱势群体的特殊信息需求,将政府网站按用户需求设置网页,采用人性的信息无障碍技术、专业的信息检索技术、高效的社交媒体技术和友好的交互技术等,实现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法,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平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完善相应政策法规保障政府信息获取权利、配套设置相关机构保障政府信息公平配置、注重运用相关技术保障政府信息公平获取与利用等,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惠及全民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