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肌少症(Sarcopenia)是以骨骼肌质量、力量以及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肌肉作为糖代谢调节器官,在维持血糖平衡稳定中起到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蛋白质摄入、运动量、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病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目前许多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许多因素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骨密度等的变化,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从而为预防T2DM患者骨代谢异常、肌肉代谢异常提供证据。目的本文拟通过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05月至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9例中老年T2DM患者(年龄在50-70岁)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我院57例正常体检人群(年龄在50-70岁)作为对照组。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和糖尿病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所有研究对象禁食8-10小时后于第二日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磷、血钙、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25(OH)D3(25-hydroxyvitamin D3)等指标。使用握力器(CAMRY)测量握力来评价肌力;采用美国Hologic双能X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btiometry,DXA)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全身肌肉含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腹部脂肪面积等,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ass index,AMI)。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HbA1c、双手握力等指标的差异及两组肌少症的检出率。对两定量资料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肌少症检出率比较:T2DM组共289人,其中男性145人(肌少症35人),女性144人(肌少症31人),肌少症检出率为22.83%。正常对照组共57人,其中男性23人(肌少症5人),女性34人(肌少症2人),肌少症检出率为12.28%。T2DM组肌少症检出率大于正常对照组,对检出率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生化指标的比较:(1)T2DM组与对照组在年龄、BMI、TG、血钙、血磷、左手握力、右手握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2DM组HDL、LDL、TCHO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T2DM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T2DM组中全身骨骼肌含量与体重、BMI、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全髋部骨密度、25(OH)D3含量、腹部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1)全身骨骼肌肌肉含量与体重、BMI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54,P值<0.05。(2)全身骨骼肌肌肉含量与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19,P值<0.05。(3)全身骨骼肌肌肉含量与全髋部骨密度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2,P值<0.05。(4)全身骨骼肌肌肉含量与25(OH)D3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13,P值<0.05。(5)全身骨骼肌肌肉含量与腹部脂肪面积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4,P值<0.05。(6)全身骨骼肌肌肉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2,P值>0.05。(4)在T2DM组中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低BMI、低体重、低腹部脂肪面积、低全髋部骨密度、低25(OH)D3、、长糖尿病病程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5)将正常对照组按是否有肌少症分组,其中肌少症组共7人,年龄(64.25±7.85岁),非肌少症组共50例,年龄为(57.98±5.30岁),肌少症组年龄大于非肌少症组,对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将正常对照组按BMI分组,分为正常BMI组(18-24kg/m2)和超重及肥胖组(≥24kg/m2)。其中正常BMI组共20例,其中肌少症6例,超重及肥胖组共37例,其中肌少症1例。超重及肥胖患者肌少症检出率(2.70%)低于正常BMI人群(3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人群。增龄、低BMI、低25(OH)D3、长糖尿病病程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骨骼肌肌肉含量的降低可能同时伴有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对骨质疏松患者行骨骼肌肌量和肌力的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肌少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跌倒、骨折、致残、致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