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已有工程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实现其性能优化是当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高分子共混物一般是由连续的基体材料和分散的添加相组成。一般高聚物共混都是以一种弹性体和塑性体相混和,按照不同的配比可以得到性能不同的材料。多数共混物是由塑料相(刚而脆)和橡胶相(软而韧)组成,通常橡胶相以微粒状分散于连续的塑料相中,橡胶相起增加共混物韧性的作用,从而使得共混物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拥有良好的韧性,这种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得其应用日益广泛。共混物中橡胶粒子分布形态、橡胶添加含量、橡胶粒子尺寸、橡胶粒子形状等细观结构因素对共混物的有效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失效机制影响显著,因此研究共混物细观结构与高聚物共混体系有效力学性能以及增韧机理之间的关系将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借助有限元法研究各细观结构参数对共混物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细观结构参数与共混物增韧机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模拟表明橡胶粒子分布态的不同对共混物体系弹性模量、泊松比影响较小。橡胶含量增加,共混物体系的弹性模量、泊松比降低,使得高聚物共混体系银纹的引发和扩展倾向增大,屈服区比例降低,空穴化倾向减小。粒子尺寸变大,共混物的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则先增加后减少,界面脱粘趋势降低,小粒径颗粒对诱发剪切带产生屈服较为有利。添加过渡相界面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共混物的性能,增加了共混物体系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体系形成银纹的趋势降低,降低了共混物界面剥离的趋势,但改变界面层性能对屈服区的比例影响不大。细观结构多参量随机场模拟发现所得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橡胶相比例的关系更加线性,仍呈随橡胶添加比例的增加模量和泊松比下降的趋势。通过模拟和理论的相互比较之后认为:采用混合理论预测共混物弹性模量的上限公式与单相连续复相共混物理论性能公式作为下限在表征高聚物共混体系与橡胶相比例等细观结构的量化关系上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