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与社区医院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分析不同级别医院门诊高血压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联合用药、常用降压药物、常用降压方案与大型试验及指南是否符合,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及天津市两家社区医院的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别调查2012年1~12月份的高血压门诊处方154262例、22788例。统计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开方时间、诊断、合并症、抗高血压药物名称、类别等。并根据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科室、季节、合并症等进行分组统计患者联合用药情况。结果:1、60岁以前,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逐渐增多。三级甲等医院及社区医院均以50~80岁患者最多,且男女患者处方量在50~60岁发生交叉,50岁以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P<0.05),60~80岁男性患者不再多于女性。2、三甲医院门诊患者平均年龄为61.5±14.9岁,平均每个处方用药1.6±0.8种。社区医院患者年龄范围为23~98岁,平均年龄为64.0±10.0岁,高于三级甲等医院(P<0.05),平均每个处方用药1.4±0.6种,低于三级甲等医院(P<0.05)。三甲医院各类降压药物的品种数均多于社区医院,两家医院钙离子拮抗剂多数为长效二氢吡啶类。3、三甲医院两药联合降压与社区医院基本相同(P>0.05),三种药物及以上联合使用率均高于社区医院(P<0.05)。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抗高血压治疗联合用药比例均低于单药治疗,三级甲等医院联合用药率高于社区医院(P<0.01);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组联合用药高于非老年组(P<0.01)而社区医院老年组低于非老年组(P<0.01);3级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率高于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患者(P<0.01),2级高血压与1级高血压联合用药率无统计学差异;心内科联合用药率高于其他科室(均P<0.01);三级甲等医院与社区医院处方数最少的季节均为夏季且社区医院夏季联合用药最低(P<0.01),但是三级甲等医院夏季联合用药比例偏高(P<0.01)4、三甲医院门诊最常使用的降压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52.3%),其后依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34.0%),β受体阻滞剂(25.9%),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12.1%),固定复方制剂(11.0%),利尿剂(1.4%);社区医院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亦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46.3%),其后依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43.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11.3%),β受体阻滞剂(10.9%),固定复方制剂(1.4%),利尿剂(1.3%)。两家不同级别医院最常使用的降压药物均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而利尿剂在两家不同级别医院使用均较少,固定复方制剂在社区医院使用极低,且多为传统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在合并有糖尿病及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较多。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常使用的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在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使用较少。5、两家医院均以单药治疗为主,分别为56.1%、67.6%,常用降压药物均以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应用最多,联合用药方案均以二联为主,分别为28.2%、28.3%,尤以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方案使用最多;两家医院三种药物联合降压分别占12.0%、3.9%,而最常用的方案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三药以上联合降压时含有利尿剂(包含有利尿剂的固定复方制剂)的方案三甲医院占6.8%,社区医院占0.9%。另外三甲医院及社区医院应用指南不常规推荐方案分别为4.6%、3.8%。结论:两家医院门诊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组成符合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使用频率也与我国指南及大型循证研究相符,但是固定复方制剂、利尿剂使用偏少。两家医院联合用药比例偏低,社区医院低于三甲医院。社区医院药物种类数少于大型医院(三甲医院),尤其是固定复方制剂等新药。另外门诊处方中存在较多指南不推荐用药方案,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