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和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原生植被几乎消亡,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因此,如何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回城区,恢复和重建乡土动植物种群,满足住区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建造生态公园是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广西南丹县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为例,对城市生态公园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与评价研究,并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对南丹城市生态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各区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今后的建设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主要研究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1)在1:10000的地形图上,采用RTK对研究区进行了实测制作了高精度与大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而利用ArcGIS三维分析工具,获得了精准的DEM数据模型。同时,通过资料的收集与生态环境的调查,筛选出了的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建立了以ArcGIS为平台的空间分析与制图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用ArcGIS加权求和工具实现了各评价因子的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完成区划与成果出图。这一整套技术方法都是建立在GIS平台之上,这样也确保了评价与区划结果更加准确,提高了规划的效率,为整个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2)针对广西南丹县城市周围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并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域、土地覆盖类型6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生态敏感性区面积比分别为极度敏感区(14.73%)、高度敏感区(53.90%)、中度敏感区(24.36%)、低度敏感区(2.87%)、不敏感区(4.14%),前三者占总面积的92.99%,这表明研究区内容易出现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3)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的六个敏感等级类型,在研究区的开发利用中,根据其意义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措施。在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需要通过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构建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这2个区的分布面积,降低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概率;在中度敏感区需要保护原有植被和改善植被生长环境,防止其向高度敏感区转变;在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可以进行开发建设。(4)本研究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生态景观林营造设计与生态建设的需要,进行生态功能分区,确定了开发建设区(景观建设区Ⅰ、景观建设区Ⅱ)、生态开发管制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核心保护区。无论是面积上还是小班数上,开发建设区都只占5%,生态用地区占到95%,这说明了整个区划充分考虑了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需要,也体现了城市生态公园生态优先的原则。这样生态功能分区不仅直接为城市生态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提供了规划依据与引导作用,也为生态风景林营造提供了规划设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