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抗小鼠B16黑色素瘤的抗独特型抗体(Ab2)并进行体外实验和鉴定,探讨通过免疫效应治疗或者预防小鼠B16黑色素瘤的可能性。 方法: 分别用gp75多肽和B16细胞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gp75多肽的单克隆抗体(Ab1)和抗B16细胞的单克隆抗体(Ab1),用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研究Ab1的特性。Ab1经胃蛋白酶水解制备F(ab’)2片断,F(ab’)2片断偶联载体蛋白KLH后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方法研究小鼠免疫血清中Ab2的特性。 结果: 获得6株能持续、稳定分泌抗gp75多肽单克隆抗体(Ab1)的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亚类,其中McAb D分泌稳定、特异性强、效价高;获得6株能持续、稳定分泌抗B16细胞单克隆抗体(Ab1)的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2a亚类,其中McAb 4分泌稳定、特异性强、效价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Ab D识别约75KD的抗原,McAb 4识别约95 KD的抗原。免疫组织化学等结果表明McAb D和McAb 4所识别的抗原均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检测Ab1的F(ab’)2片断免疫血清,结果血清中检测到Ab2和Ab3,Ab2与Ag竞争结合Ab1。 结论: Ab1对其抗原有特异亲和性,在小鼠体内能诱发独特型免疫网络级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抗独特型抗体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