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种和绵羊体重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obi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载畜率作为放牧草原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指标,一直是放牧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本试验通过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重度(HG)四个载畜率处理,分别为0、0.91、1.82和2.71羊单位/hm~2,于2009年6~9月逐月测定植物群落特征,同时于2009~2010年每年放牧开始和放牧结束时分别称量放牧绵羊的体重,探讨载畜率对短花针茅优势种的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等种群特性及绵羊体重的影响,同时对各优势种生物量与绵羊增重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短花针茅草原合理载畜率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载畜率的增大,优势种盖度、高度和总生物量都降低,在8月,各优势种高度均表现为对照区(CK)显著高于放牧区(P<0.05)。总生物量以及短花针茅生物量在7月和9月在轻度放牧区(LG)达到最高。优势种的密度和生物量峰值在轻度放牧区(LG)出现的频率较高;(2)优势种重要值始终占优,一年生杂类草重要值随放牧率增加而逐渐增大。栉叶蒿的重要值在中度放牧区最高,猪毛菜的重要值在重度放牧区最大,并在7、8月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放牧区(P<0.05);(3)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在载畜率为2.11羊/hm~2时公顷增重最大,最适载畜率应为1.02羊/hm~2;(4)冷蒿与其他优势种相比其生物量与短花针茅草地单位面积绵羊增重量之间各月间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