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来,地球正经历以升温为直接表现的气候变化,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尤其在1990年以后增温更明显。1995-1999年间,参与大型国际合作科研计划[ndian Ocean Experiment(INDOEX)的科学家在印度洋上空发现厚约3公里、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的棕色污染尘霾笼罩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引起太阳辐射的减弱。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东南沿海地区1961-2009年总辐射、1961-2000年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逐日地面辐射数据和1961-2005年云量、日照时数、能见度等逐月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对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和太阳辐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探讨了该区6个典型城市太阳辐射的变化差异及其成因,旨在揭示该区各气候因素和太阳辐射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在1961-2009年间,平均降水量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高低温差都呈先缓慢下降后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最低温度逐年上升速度高于最高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呈显著的下降变化趋势;能见度一直在下降,变化过程为:能见度极好-能见度好-能见度一般-能见度较差。在1961-2005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总云量是略为上升的,但是变化不显著;低云量则是呈显著的下降变化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的下降变化趋势,只是2002年以前下降缓慢,2002年以后下降幅度大。2、东南沿海地区总太阳辐射在1961-1991年间处于“变暗”阶段,在1991-2009年间处于“变亮”阶段;直接辐射在1961-2000年间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散射辐射在1961-2000年间变化不显著。总太阳辐射分别由广东南部向广西方向,和广东南部向福建-浙江方向呈减小的变化趋势;直接辐射分别由福建与广东交界向广东-广西方向、向福建-浙江方向呈减小的变化趋势;散射辐射分别由广西、广东南部向广西北部方向、向广东-福建-浙江方向呈减小的变化趋势,但福建中部的散射辐射最小。3、日照时数与总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961-2009年间日照时数在显著下降;能见度与总太阳辐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1961-2009年间该区能见度变化过程为:能见度极好-能见度好-能见度一般-能见度较差。总云量、低云量与总太阳辐射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只是1961-2005年间总云量不显著减少,而低云量显著的增加,该区低云量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于总云量。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总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4、东南沿海地区6个城市福州、广州、汕头、桂林、南宁和杭州的总太阳辐射在60-70年代由“亮”变“暗”,开始“变暗”的时间分别为1963年、1963年、1963年、1964年、1963年和1967年;在80-90年代总太阳辐射由“暗”变“亮”,开始变亮的时间分别为1989年、1995年、1981年、1991年、1984年和1989年。5、6个城市在总太阳辐射“变暗”阶段,福州、广州是低云量占主导因素;汕头、桂林、南宁是能见度占主导因素;杭州是总云量占主导因素。在总太阳辐射“变亮”阶段,福州、杭州是总云量占主导因素;广州是低云量占主导因素;汕头是能见度、日照时数占主导因素;桂林、南宁是日照时数占主导因素。总的来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一致,太阳辐射变化主要受到低云量、气溶胶、总云量、日照时数的影响。可看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各城市之间影响太阳辐射变化的主体因素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