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波动不仅会造成证券市场失灵,还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投资者情绪通过股权融资渠道改变公司融资成本,增强了管理者择机投资动机;通过管理者理性迎合渠道和管理者乐观主义渠道直接影响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和管理者对投资方案的认知性评价,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投资决策。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可以有效地监督管理层,抑制管理层的迎合投资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发挥战略决策和咨询功能,有助于公司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基于此,本文选取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会议强度四个特征变量衡量董事会治理水平,探究董事会的不同特征对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者关系是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和改善公司投资效率提供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选取2013-2018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数据,使用OLS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等,实证检验了董事会特征在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投资者情绪对公司投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投资者情绪对公司过度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过度投资现状会进一步加重;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公司过度投资现状会有所缓解。(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强度对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董事会持股比例这个变量则并不显著。
本文对董事会特征在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有了更深入的探究,对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选取2013-2018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数据,使用OLS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等,实证检验了董事会特征在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投资者情绪对公司投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投资者情绪对公司过度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过度投资现状会进一步加重;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公司过度投资现状会有所缓解。(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强度对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董事会持股比例这个变量则并不显著。
本文对董事会特征在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过度投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有了更深入的探究,对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