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梁子湖中华沙塘鳢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与生长、胚胎发育、消化道的组织学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沙塘鳢的年轮特征为疏密切割型。其年龄结构主要由0+-3+龄组成,其中1+-2龄鱼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62.45%。中华沙塘鳢体重范围为6.15-82.30g,优势体重集中在10.00-40.00g,占总数的94.18%;体长范围为6.20-15.30cm,优势体长分布在7.00-10.00cm,占总数的84.09%。中华沙塘鳢的体长与鳞径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L=30.983R+10.904(r2=0.7895);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288L3.0266,R2=0.9219:通过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求得的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15.99(1.e-0.3904(t-0.1389)),Wt=99.92(1-e-0.3904(t-0.1389))3.0266。2.中华沙塘鳢成熟卵呈椭圆球形,金黄色,粘性卵,卵径为2.1±0.5mm。整个胚胎发育的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分化期、鳃期和出膜期共8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特点,可进一步化分为33个时期。在水温25±2℃时,胚胎发育时间为432h,胚胎发育的总积温为11232℃·h。出膜仔鱼体长可达到8±0.5mm,卵黄囊一般在3-5d内完全消失,仔鱼鱼体加粗,头部变大,鳃盖变厚,眼外突,第二背鳍鳍条分为2节,体色和体型接近于成鱼。中华沙塘鳢的胚胎发育时间长,出膜前各器官已基本发育完成,这与沙塘鳢属以外的其他淡水鱼类的早期发育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本研究在对中华沙塘鳢胚胎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特点和时序变化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同时记录了在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和有效积温水平,补充和完善了中华沙塘鳢早期发育的相关数据。3.运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中华沙塘鳢消化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沙塘鳢消化道由5部分组成,分别为口咽腔、食道、胃、肠(前肠、中肠和后肠)、肛门。消化道管壁主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食道黏膜褶宽大、分支较少。胃膨大时呈明显的“U”形,在胃的贲门部和胃本体有大量胃腺分布在黏膜上皮之间的固有层中。幽门部的组织结构与前肠类似,肌层发达,杯状细胞丰富,未见胃腺。肠道在体内有两处明显的弯折,弯折前后处管壁上的肌层和黏膜下层的厚度、黏膜褶的数量和高度以及杯状细胞个数,在肠道上的分布从前到后逐渐减小。本研究第一次从中华沙塘鳢成鱼的角度对其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描述,为其人工养殖提供了基础的理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