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蓝藻水华。水华不仅会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效能,还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一些藻类会向水体中释放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LR(MC-LR)危害最大。MC-LR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肝脏肿瘤促进剂,且MC是类环状七肽肝毒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传统净水工艺去除。白腐真菌因其具有独特的细胞外降解物质的特点,且代谢类型特殊,能降解各种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白腐真菌Schizophyllum commune(S. commune)对铜绿微囊藻及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LR(MC-LR)的降解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S. commune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叶绿素a去除率与白腐菌投加量、反应时间呈正相关性,初始pH值对叶绿素a去除率影响不大。在最佳条件下,48小时后叶绿素a去除率可达到90%左右。白腐菌能够降解更接近实际富营养化水体的混合藻种,但效果不及单一藻种。(2)S. commune可以有效的降解MC-LR。温度在25~35℃时,S. commune对MC-LR的降解率均高于80%,30℃时达到最大值,高于30℃时逐渐降低。pH在4.5~6.5时,MC-LR降解率高于80%,pH为4.5时达到最大值,pH过低会明显降低MC-LR降解效率。将S.commune液体预培养后接种至降解体系,采用静置培养方式且定期通氧,能提高降解率。在最佳条件下,MC-LR初始浓度为1mg/L时,完全降解需要2天;MC-LR初始浓度为15mg/L时,完全降解需要7天。(3)研究白腐菌产生的两种主要的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对MC-LR的降解效果发现,锰过氧化物酶能够有效的降解MC-LR,而漆酶在本试验所用体系中未表现出明显的降解效果。锰过氧化物酶降解MC-LR是通过过氧化氢启动反应。和S. commune相比,采用酶降解MC-LR效果更好,降解时间更短,且对高浓度MC-LR有更高的降解率。本文结果表明白腐菌S. commune可有效去除铜绿微囊藻并能有效降解微囊藻毒素-LR,为消除富营养化水体及各类环境介质中的微囊藻毒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