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共青团的积极指导下,高校学生会组织在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紧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同学成长发展、维护同学切身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学生会干部必须坚持以“从学生中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具备为同学、为老师、为学校服务的观念和精神,树立“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服务意识,才能保障高校学生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在实践中成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全国学联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到了:“部分学生骨干身上存在着与之身份不相符的风气”,“说空话”,“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所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全面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理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团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从增强高校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角度出发,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除引言之外本文一共分成四章:第一章,即为相关理论概述。分别对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以及学生干部服务意识加以界定。第二章,通过调查分别列举了现在高校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积极方面和薄弱表现。文章的第三章,分别从个人的内在思想因素以及教育指导、组织制度、环境熏陶、教育途径等外在因素作为出发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对之前列举学生干部服务意识薄弱原因加以分析。本文的最后一章,即是对制约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分别从端正学生会干部思想,加强共青团组织指导,完善学生会制度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拓宽教育途径等五个方面给出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目前各个部门都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学校也在课堂中积极地开展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本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
在当代社会,精神生活除体现自身一般特性外,相比传统社会的精神生活,还具有精神生活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与滞后性兼有、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与起伏性交错的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