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楊喚(1930—1954年),在台灣兒童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是奠立於他的兒童詩。 由於童年時心靈的蒼白,使得楊喚在日後時時刻刻嚮往著一個美麗璀璨的童年,他希望能在詩中所建造的童話國度裡找回一點溫暖。他對於兒童詩的創作態度是非常的誠懇真摯,所以能夠不計名利的去創造,用心血去灌溉自己的詩,現實生活過的雖然是寂寞憂鬱,可是他卻從不把自己的苦痛帶入兒童詩裡。 楊喚的兒童詩有著清新的面貌,智慧的結晶,童稚的詩心,楊喚的地位是經由此三者而確立的。但,楊喚的兒童詩,總數不超過二十首,而這二十首童詩,卻幾乎成為台灣四五十年來兒童詩的創作範本,很多的兒童詩作者,都以楊喚的創作形式來創作兒童詩。 楊喚的童詩,有長詩也有短詩,有的頗具故事情節,有的則表現得很單純,他的筆調平實,但是詩思卻深遠卓異。童詩最基本的條件是必須具有童趣,經由研究探索之後,發現他的童詩內容除具備童話特色之外,亦別有特色。就形式方面,也相當富有變化,使人不覺枯燥。他在詩中大量運用象徵、隱喻、轉化等技巧,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在詩中找到他的影子。 若以我們今天的標準來估量楊喚的童詩,也許詩中某些地方會顯得樸拙,但這都不會影響他在兒童文學方面的成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