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也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当前,汉中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这预示着今后一段时期内,汉中的城镇化进程会加剧资源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大胁迫作用,而当生态环境压力大于生态环境承载力时,生态环境又会制约城镇化发展。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汉中城镇化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汉中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汉中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和 VAR动态模型,选用改进的熵值法,并借助Eviews6.0软件,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耦合协调关系,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影响关系、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分量影响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⑴1993-2012年,汉中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过程基本符合周期性倒U型EKC曲线,先后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颉顽和磨合三个阶段,其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发展迅速,而人口城镇化与社会城镇化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质量受生态环境压力影响最大,但生态响应的影响却在逐年变大。⑵1993-2012年,汉中城镇化综合水平、官方名义城镇化率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具有持续的负冲击作用,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对城镇化综合水平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官方名义城镇化率短期内影响不显著、长期内才具有持续的负冲击作用;城镇化综合水平、官方名义城镇化率对生态环境压力具有持续的正冲击作用,而对生态环境响应具有持续的负冲击作用,且两者受到官方名义城镇化率的冲击度更大。生态环境压力对城镇化综合水平、官方名义城镇化率均有长期负冲击作用,且对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生态环境响应对城镇化综合水平、官方名义城镇化率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但对前者的正向冲击作用强度相对要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在反映两者关系方面优于政府部门普遍使用的官方名义城镇化率,且当前汉中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比较突出,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