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承以人为本信念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党的建设放在关系生死存亡的位置上,为此不断强化党内监督以促进党风及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巡视制度便是为了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肃清党内腐败,整顿党风,党内巡视工作以空前的规模与力度在全党范围内展开,这一前所未有的强力举措收到了正本清源的效果。腐败集团被逐一击破,腐败的势头被正义的力量所遏制,整个社会特别是普通群众都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的决心与毅力,这使得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及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十八大以来,党内巡视制度在监督党员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在治理腐败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对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势在必行,因为它不仅能使巡视制度理论得以丰富与完善,还能使巡视制度的实际效用有所提升。本文对一些专家学者的关于巡视制度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党内巡视制度实施效果的衡量评价标准,与此同时,也概括了影响评价标准的各种因素,从而为本文进行党内巡视制度实施效果分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紧接着本文还从整体上对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并对其中能“为今所用”的有益经验作了重点论述。然后又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12年十八大前这一时间段内的党内巡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作了分析,进而通过对比十八大以前三十多年与十八大后几年的反腐成就,凸显后一阶段党内巡视制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而这也是这一制度在这段时期取得成绩的原因。当然,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本文也涉及到了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精益求精,制定出提升党内巡视制度效果的策略与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