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当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限定在王国维思想的框架之中。王国维并不以“隔”为美,恰恰相反,是以“不隔”为美,这就使“隔”在美感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被掩盖了。本文拟从“隔”的基本义入手,分析其美学内涵、理论来源、审美形态及其在文学艺术上的审美表现与审美特征,以期较为系统、详尽、准确、清晰地将这一范畴阐释清楚。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言。归纳当前学术界对“隔”这一范畴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理论价值和论文结构。第一部分,研究“隔”的本义、审“隔”意识的起源、哲学基础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历史流脉。在审“隔”意识的起源问题上,本文从发生学的视角探讨了人们以“隔”为美的成因。由于原始人无法抵御冬季里北风的凛冽,常常因山掘穴而居,所以山之“隔”给人以温暖感和安全感;并且,高大的山体还是抵御异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随着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山之“隔”的实用功能渐渐转化为人们的心理需要和审美需要,从而产生了以“隔”为美的审美意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隔”之美的审美形态。“隔”之美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在社会、自然、艺术领域及人自身都有所体现,而其艺术上的表现形态是重点论述的内容。第三部分探讨了“隔”之美的审美特征,包括其总体特征以及文学、建筑、绘画艺术之“隔”的审美特征。重点论述文学之“隔”。文学之“隔”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学与人生刻意的距离。文学常通过各种方式拉开与人生的距离,比如陌生化的语言、诗的形式、情节的离奇等等。其次是文学语言的遮蔽性之美。文学要表现的是有血有肉的具象世界,而语言却是抽象的符号,这就决定了文学语言具有不可避免的遮蔽性——不能从语言中直接获得视觉享受,而是首先要突破语言符号之“隔”,才能在想象中获得虚在的视觉影象。语言的遮蔽性固然表明它不够直观,却成全了读者的想象,使有限的文本拥有了无限的可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第四部分探讨了“隔”之美的价值,特别是它所表现的民族审美倾向——对“含蓄”之美的偏爱。第五部分是个案分析。以《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大观园”为例来说明“隔”如何在园林布景的实际运用中产生美。主要分析了大观园中的假山、围墙等富有特色的“隔”之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在论题的选择上有独创性,弥补了当前学界对“隔”的研究的不足,将“隔”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进行系统的阐述。二是在分析“隔”的总体审美特征时,发掘出“隔”的层次感、距离感、朦胧感和神秘感,从而使“隔”的美感特征更加具体、清晰。这是本文较重要的一个创新点。三是个案的选择上,以大观园为例分析其“隔”之美。这既从一个新的角度发掘了大观园之美,又使“隔”之美有了实实在在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