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主要障碍是资本积累不够,而缺乏有效抵质押资产是“三农”融资难担保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获得贷款和进行融资,农民必须要有抵押,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唯一具有抵押价值的就是土地。而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难题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土地抵押政策开始松动,国务院于2015年正式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同年,井研县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纳入授权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县之一,该县在发展中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激活土地潜能,对化解农村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上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概念和采用的理论进行论述,以井研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从农业经营主体、银行金融机构等关系方在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上实际情况入手,找出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各方面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研究认为,目前井研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还存在法律法规、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抵押机制、流转交易市场不完善情况,且整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市场活跃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逐一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议从“顶层设计”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抵押机制等相关配套措施,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宣传普及力度,加大对银行的鼓励引导等,最后还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不能孤立的来推进,需要政府将其和它改革工作相互配合、彼此衔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