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非常繁荣,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小说、乃至当代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近现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的内容,所以这段翻译史非常值得研究。笔者在借鉴翻译文化学派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宏观与微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比较法,对日本近现代小说在中国的翻译情况,进行了既重视整体又突出重点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原因、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意义,突出了翻译文化学派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第一章通过对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史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其中的四个鲜明特点和日本近现代小说译介对中国文学在词汇、观念、形式、题材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为我们从文化角度研究日本近现代小说在中国的翻译情况,提供了宏观背景和选题依据。笔者从这些不可胜数的翻译实例中,找出三个具有代表性、规律性的例子,参照埃文-佐哈尔、勒菲弗尔等人的翻译理论,细致地进行了个案研究。在第二章中,笔者在概述了《罗生门》在海峡两岸的翻译史后,重点比较了鲁迅与林少华相距七十多年的两个译本,突出了鲁迅与林少华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之处,即鲁迅坚持异化翻译,林少华坚持归化翻译,在此基础上,参照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原因,即民族文学地位的强弱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最后指出译者对民族文学的主观定位也会影响翻译策略。尽管多元系统理论有些缺陷,但是它的确扩展了文学翻译研究的领域,催生了勒菲弗尔等人的文化学派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文本背后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在第三章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我们的时代》在中国的译介、接受情况,其次具体比较了郑民钦译本与原作在性爱描写上的差异,最后在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指导下,将郑译本置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从道德文化角度对郑民钦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历史、客观的研究。笔者又从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文学翻译的深层次认识,即外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注意把文学翻译内外部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同时不能忽视本体研究。在第四章中,笔者首先概述了《挪威的森林》在两岸三地的译介史,其次具体比较了林少华与赖明珠的译本,最后指出译者的知识背景和翻译观对翻译策略有很大影响,并决定着译作的最终效果,而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也与译作的成败得失有着密切联系。在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外部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和制约,也应该倡导广大译者发挥主体性,从而弥补文化学派忽视译者主体性的不足之处。在结论部分,笔者指出,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史是翻译的内外部因素、即译者与外部文化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研究这段翻译史时,应该把译者等内部因素和道德文化等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忽视语言分析这一本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