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否定是非问句及答语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非问句是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是非问句的研究日益增加,对是非问句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的考察成为现代汉语本体研究的热点,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同时在对外汉语领域也逐渐开展了对是非问句的考察研究。然而,学术界针对否定是非问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对答语的研究也很少会涉及到否定是非问句,对外汉语领域中基本都是都疑问句这一大类展开调查,对否定是非问句的考察与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尝试以否定是非问句为切入点,通过对主要对外汉语教材及欧美、东亚主要留学生的调查,考察欧美、东亚留学生习得相关问句及答语的情况,以期为否定是非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从本体角度对否定是非问句及答语进行分析,考察其定义及分类情况,以期从汉语本体的角度厘清相关概念,为下面的调查研究打好基础;第二章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对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两套教材进行分析,目的是考察是非问句及答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收纳情况,以期找到教材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欧美地区以及东亚地区的留学生对否定是非问句及答语的习得情况展开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否定是非问句的基本类型及对答语的理解,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是在前两章分析调查的基础上,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对策和教学设计四方面对否定是非问句及答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对否定是非问句及答语的习得情况,能够为对外汉语是非问句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促使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其他文献
针对近年来汉语学习者呈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爆发式发展态势,相应的汉语教学也应做到更加细化,更加具有针对性。目前海外华裔儿童是汉语学习的主力军,但是汉字一直是海外华裔儿童汉语学习的难点,汉字结合线上教学的形式对海外华裔儿童汉语学习者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海外华裔儿童线上汉字教学效率并解决线上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入手,总结了线上汉字教学的特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并开始在不同领域被深化研究。上世纪末,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有学者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概念,即运用多种符号模态,如语言、图片、文字等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汉语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多模态教学。本文先对国内外关于多模态理论和多模态在教学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引入到汉语教学的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即在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甚至于“十四五规划”期间将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人均受教育水平在逐步提高,健康状况受科技进步影响而稳步改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是明确提出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继续创造社会财富,同时政府要积极健全配
卡勒德·胡塞尼,是一位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在人道主义现实文学取得了非凡成就。他创作的作品虽然只有仅仅三部,但却让他成为二十一世纪文学界不可忽视的文学大家。《灿烂千阳》于2007年问世,并获得文学界,评论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去研究他的第一部作品《追风筝的人》,而对第二部《灿烂千阳》的研究较少。该小说出版以来,学者们很大一部分是从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成长小说和文化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只
《刑法》第286条之一的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与《刑法》第287条之二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直接刑法依据,也是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专门立法。从表面上看,两个罪名在不作为犯罪中存在许多关联,但是,按照纯正不作为犯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划分,这两个罪的构成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本文两个罪名的规定较为原则,所以这两个罪名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被架
诗话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批评体裁。黄彻的《?溪诗话》有着记事与论诗的双重特征,显示了诗话日后发展的方向。对此书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一文学批评体裁,也有助于构建中国自身理论批评话语体系。黄彻诗论的核心是仁。他继承了儒家传统的“仁”思想而又有所发展,他认为“仁”包括反战、勇与爱民等多个方面。在黄彻心中,诗歌创作者首先是臣子而非诗人,这使他的诗歌批评充满对
民事速裁程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诉讼程序,它是我国各地法院在司法实务中为了解决法院系统面临的积案过多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及时实现司法为民的目标而探索出来的更加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根据对民事速裁程序的研究发现,域外某些代表性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我国尽管对此程序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但仍未将此上升至立法层面,这导致了
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性善论思想闻名于世。其中研究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要以《孟子》一书为出发点,结合孟子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先秦各家各派道德修养思想的影响,对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进行整体的梳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探讨孟子道德修养思想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概况。第二部分主要利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孟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进行考察,以明晰孟子哲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因素。第三部分对孟子道德修
数字媒体时代,呈现出了媒介融合的趋势,借助于媒介,叙事传播渠道得以转变,从以往的人际传播拓展到媒介传播,并呈现不同的叙事机制。“薛仁贵征东”作为经典的民间叙事文本,拥有口头传说、评书曲艺、文字小说、影视剧等等多种文本形态,不同的叙事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与多元媒介呈现出不同的互动。本文以“薛仁贵征东”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媒介下的“薛仁贵征东”叙事变化,探讨“薛仁贵征东”文本的跨媒介叙事机制。本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一直以来受到治汉魏六朝文史学者的重视,两格注本都广征博引,倍受后世学者推崇。本文试通过对两部注书的仔细阅读和梳理,以其中的汉魏名士文献作为个案将两部注书进行比较研究,并从以下四部分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释发展的背景,综合衡量当时学术界注释风气对两部注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来考察两部注书的编写背景。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