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一些学者都对他的有机总体观持怀疑态度。正如布洛赫所说:“卢卡奇总以独立而彼此关联的现实为前提,并且在这一现实中唯心主义的主观因素虽然没有它的地位,但代替它的却是那个在唯心主义体系中、因而也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不间断的‘整体’学说”。的确,卢卡奇在其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论述中曾不止一次的强调文学要从有机总体立场出发来反映“客观”现实。然而,当人们在不断地从后现代主义的立场来批判卢卡奇的这种有机总体观时候,人们似乎在无意之中遗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卢卡奇的总体观恰恰是在批判各种“非理性”总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卢卡奇看来,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结构总是能渗透到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任何一种局限在文学领域的批判形式都不可能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真正的批判效应。资产阶级文学自自然主义文学以来,虽然都清醒地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理性传统对人的压迫或压抑,但是,由于它们只是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现象,而没有正视人的异化现实本身,所以,它们始终没有从“非理性”总体论的陷阱中走出来。当然,在批判自然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同时,卢卡奇并没有急于对这两种文学样式作出完全否定的论断。卢卡奇认为,自然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们把人类现实生活中多元性的一面清晰地展现了出来。不过,在如何维系人类现实生活这种多元性局面这个问题上,它们始终没有提供相对合理的答案。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结构体系之内,文学任何一种多元主义的批判设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结构本身就是建立在“尊重”人类多元存在局面基础之上的。当然,在卢卡奇不断强调文学应该把批判矛头指向资本主义体制的时候,他也没有完全认同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观点,在《叙述与描写》一文中,卢卡奇曾借批判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机会变向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主义文学。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卢卡奇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础即反映论。不可否认的是,卢卡奇的反映论是其现实主义理论的根基。不过,卢卡奇反映论不同于古典文学反映论的地方在于,他将古典反映论作了历史化和具体化的处理;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卢卡奇现实主义文论中的总体论思想以及典型论思想。卢卡奇现实主义文论中的总体论思想和典型论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卢卡奇认为,文学要反映总体的社会历史现实,就需要诉诸典型人物。不过,卢卡奇这里所说的典型人物并不是像苏联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文学所呈现出来的阶级形象;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卢卡奇对自然主义文学的评价。卢卡奇对自然主义文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他的《叙述与描写》一文中。卢卡奇认为,文学要在形式方面反映总体的社会历史现实,其内部的叙述与描写需要达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自然主义文学之所以走向破产就是因为它们内部的叙述与描写没有达成辩证的统一关系;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卢卡奇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卢卡奇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是与他对自然主义文学的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卢卡奇认为,现代主义文学之所以走向破产,主要也是因为它们内部的叙述与描写没有达成辩证的统一关系;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卢卡奇的人民性思想。事实上,卢卡奇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归结到一点就是关于“人民性”的问题。卢卡奇之所以批判自然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就是因为它们对现实的批判没有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而卢卡奇之所以高度评价古典现实主义文学就是因为它们对现实的批判是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刻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