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脱实向虚”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增强,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企业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实体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逐渐活跃,大量的产业资本偏离实体部门而过度地流向虚拟经济领域,企业将投资视角由原来的主营业务转移到利润率更高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加快了金融资产的配置步伐,企业金融化成为我国实体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与此同时,企业的实体投资水平却呈现出下降态势,实体投资增速持续减缓,金融化投资与实体投资之间的差距加大。为了考察企业金融化与实体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8-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影响。本文依托预防性储蓄理论、投资替代理论、融资约束理论,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与蓄水池效应,以及货币政策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机理,并以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为依据,从金融资产配置角度来衡量企业金融化程度,运用面板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对企业金融化和实体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挤出效应,企业为了追逐较高的超额收益,将资金过度地投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部门,会对企业实体投资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从企业金融化行为下所持有的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来看,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较强的交易型金融资产对实体投资存在一定的蓄水池效应,而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交易型金融资产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较大。(3)过度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负面影响会随着宏观货币政策变宽松而加剧,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了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融资约束会强化过度金融化与实体投资之间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增强,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会变大。(5)在国有企业、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中,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较大。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企业、政府的层面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正确辨析企业金融化行为,而且有助于企业防范过度金融化,对于引导企业“脱虚向实”、合理引导资金回归实体、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