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牙列缺损种植固定修复的病例报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牙列缺损的种植固定修复进行简单的探讨。种植修复体修复缺失牙的方式,因其不损伤邻牙、固位效果好等优点已经逐步替代了其他传统的义齿修复方式。在种植修复的过程中,上部结构固位方式的选择对于种植修复成功率至关重要。本研究纳入了 5例牙列缺损种植固定修复病例,其上部结构的固位均选择了粘结固位(或改良粘结固位)的方式:其中,1例为右上前牙牙根吸收无法保留;1例合并氟斑牙;1例合并对(?)牙伸长;1例合并远中邻牙近中倾斜;1例种植修复完成后牙冠松动。所有病例完成治疗,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第二部分:牙科临床冠修复体合金表面的纳米银改性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简单利用天然材料的时代已经过去,活性金属、生物陶瓷、高分子材料等概念层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种牙科合金材料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种植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等众多口腔医学领域。牙科合金材料作为一种常用的口腔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患者佩戴牙科铸造合金制作的冠修复体后,出现牙龈充血、红肿等表征的边缘性龈炎;种植义齿修复后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等。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相关医疗产品已在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有广谱、耐久、耐热性好的特点。目前国内外根据纳米银的不同反应机理,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分为三大类: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合成法。化学法及生物合成法均通过还原反应,将AgN03溶液中的Ag+还原成Ag。与此同时,纳米银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纳米银可以影响细胞的DNA复制以及线粒体的功能,产生细胞毒性。如何发挥纳米银抗菌作用,同时降低其细胞毒性是当今纳米银研究的重点所在。本研究通过化学法在牙科临床冠修复体的合金原料表面附着不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寻求在有效控制细胞毒性的情况下增加牙科合金抗菌性能的可能性。目的:通过化学法在牙科临床冠修复体使用的合金表面附着纳米银颗粒,检测牙科合金附着纳米银颗粒后,细胞毒性和抗菌性能的改变。方法:运用水热法在6种牙科临床冠修复体合金材料表面附着3种不同浓度的均匀分布、形貌良好、粒径较为一致的纳米银颗粒。检测附着3种纳米银浓度的钴铬和纯钛试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性能。采用MTT法检测各种含纳米银合金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及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细胞毒性。结果:6种牙科临床冠修复体合金存在细胞毒性,添加纳米银颗粒后毒性有所减弱;含纳米银颗粒的牙科合金抗菌性能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牙科临床冠修复体合金材料对MC3T3-E1和BMSC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牙科合金附着纳米银颗粒后,细胞毒性降低,但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组别细胞毒性或抗菌性没有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