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小说对话的翻译——兼评译作《卡斯特桥市长》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在导论中探讨了小说对话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布局,而后回顾了小说对话翻译研究的现状。目前,对小说对话的研究大多采用语用学或美学的研究途径,对于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本文作者提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途径。在讨论了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小说对话翻译中适用性的基础上,本文作者提出小说对话的翻译要取得言语变异所承载的社会意义的功能对等,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即谨慎对待方言以反映人物的社会属性,理清角色关系以斟酌译文措辞,再现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语言风格。本文以《卡斯特桥市长》的小说对话及其三个中译本译文的分析为例,来检验说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小说对话翻译的社会语言学途径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格温多琳·布鲁克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诗人,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第一部诗集《布朗泽维尔的一条街》(1945)描述了生活在芝加哥布朗泽维尔街普通
本文是对萨姆·谢泼德1979年普利策戏剧奖的获奖作品《被埋葬的孩子》的解读。不少评论家认为《被埋葬的孩子》是谢泼德向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实际上,他的现实主义与传统的不
根据加拿大著名文论家琳达﹒哈琴提出的“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定义,历史编纂元小说将问题化的对待历史和元小说的自我指涉性结合在一起,历史编纂元小说是历史编纂和元小说的结合。
As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across the diverse cultures of the world is the relative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t
本文以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为关键词分析当代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四部主要作品,尝试利用新的角度诠释其创作的意义。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本文指出该作家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