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切口浸润-腰丛-骶旁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髋部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择期行单侧髋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切口浸润-腰丛-骶旁神经联合阻滞组(B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B组采用切口浸润-腰丛-骶旁神经联合阻滞麻醉:以神经刺激仪引导做腰丛神经、骶旁神经阻滞,穿刺针接神经刺激仪初始电流为1.0mA,在接近神经旁时,降低刺激电流,在0.3mA~0.5mA时范围仍分别可见股四头肌震颤和足跖曲为准确定位;局麻药浓度剂量:腰丛0.5%罗哌卡因25ml,骶旁神经0.3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15ml。在手术切口用0.37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8ml上端做浸润局麻,术中辅以异丙酚镇静;G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异丙酚1~2mg/kg,芬太尼2-4μg/kg,爱可松0.6mg/kg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异丙酚七氟烷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后2组患者均行电子自控静脉泵吗啡镇痛。记录2组患者术后0、3、6、12、24和48 h的活动和静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吗啡用量及术后48 h内呕吐、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 结果: 40例患者完成了该研究,2组患者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无一例改全身麻醉,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排除病例。B组患者在术后0、3、6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G组(P<0.05);B组术后第1天、第2天的吗啡用量、术中异丙酚及芬太尼用量均少于G组(P<0.05);2组患者瘙痒、恶心呕吐、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切口浸润-腰丛-骶旁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髋部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阿片类用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