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AKT和NF-κBp6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率低,转移率高,预后较差。对于卵巢癌发病机理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近来信号传导通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异常改变及其导致细胞生长失控的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蛋白激酶B(AKT/PKB)信号传导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凋亡、血管生成、转移及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病理因素的刺激下,AKT蛋白转录增加或调节异常导致其过度表达或异常活化,通过作用于下游分子,影响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被AKT/PKB通路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下游分子主要包括细胞增殖和蛋白合成相关因子和一些凋亡相关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作为信号传导通路的中枢,是AKT重要的下游分子之一,通常与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它的主要形式为p50和p65组成的二聚体,p50是DNA结合的部位,p65参与基因转录的起始调节。NF-κB的异常活化可调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有关的基因转录,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上调cox2基因表达间接促进血管生成,还通过调控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溶解细胞外间质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AKT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尚少。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KT(活化AKT)、NF-κBp6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率的关系及两种蛋白相关性,探讨磷酸化AKT、NF-κBp6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卵巢癌的发病机理和预后分析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一附院2001年3月~2005年11月病理科存档的115例石蜡标本包括68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4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1例卵巢正常组织标本(对照组),均经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所有包埋组织切成4μm厚连续切片以备用。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年龄17岁~73岁,平均年龄50±10.97岁,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0岁35例,<50岁33例;按照2000年FIGO分期标准分为Ⅰ期~Ⅱ期34例,Ⅲ期~Ⅳ期34例(Ⅳ期1例,为脐转移);按照组织病理学分级标准分为高、中分化(G1+G2)45例,低分化(G3)23例;浆液性囊腺癌44例,黏液性囊腺癌15例,子宫内膜样癌9例;伴盆腔淋巴结转移者18例,无转移者50例;伴有腹水者47例,无腹水者21例。对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7~60个月,截至2006年7月。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KT和NF-κBp65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率的关系及两种蛋白相关性。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分别应用x2检验、Kaplan Meire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p-AKT和NF-κBp65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p-AKT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1/11)、12.5%(3/24)、16.7%(2/12)和52.9%(36/68)。运用x2检验对各组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行x2分割后分别与正常卵巢(对照组)比较,卵巢癌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P=0.007),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NF-κBp65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2%(3/11)、20.8%(5/24)、41.7%(5/12)和75.0%(51/68)。运用x2检验对各组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行x2分割后分别与正常卵巢(对照组)比较,卵巢癌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卵巢正常组织(P=0.005),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p-AKT和NF-κBp65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p-AKT蛋白在低分化(G3)卵巢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3.9%(17/23),在高中分化(G1+G2)卵巢癌中表达阳性率为42.2%(19/4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36,P=0.013);p-AKT蛋白在晚期卵巢癌(Ⅲ~Ⅳ)中表达阳性率为70.6%(24/34),在早期卵巢癌(Ⅰ~Ⅱ)中表达阳性率为35.3%(12/3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00,P=0.004);伴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p-AKT表达阳性率为77.8%(14/18),无淋巴结转移者表达率44.0%(22/5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61,P=0.014);p-AKT在卵巢癌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组织类型和有无腹水各分组内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NF-κBp65蛋白在低分化(G3)卵巢癌中表达阳性率为95.7%(22/23),在高中分化(G1+G2)卵巢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4.4%(29/4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06,P=0.005);NF-κBp65蛋白在晚期卵巢癌(Ⅲ~Ⅳ)中表达阳性率为91.2%(31/34),在早期卵巢癌(Ⅰ~Ⅱ)中表达阳性率为58.8%(20/3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90,P=0.002);NF-κBp65蛋白在卵巢癌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组织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腹水各分组内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卵巢上皮性癌中p-AKT和NF-κBp65蛋白表达相关性。在68例卵巢上皮性癌中,分析p-AKT蛋白与NF-κBp65蛋白的免疫染色强度,p-AKT与NF-κBp65表达共阳性患者31例,共阴性患者12例,结果表明两者的表达水平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经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272,P=0.025(P<0.05),表明p-AKT和NF-κBp6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呈正相关。4.p-AKT和NF-κBp65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63例随访病例中,存活五年者16例,累计生存率为25.40%,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34例p-AKT表达阳性患者存活5年者5例,累计生存率为14.71%,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29例p-AKT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存活5年者13例,累计生存率为37.93%,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p-AKT蛋白阳性组5年累计生存率低于阴性组(14.71%vs 37.93%),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20个月vs 31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9)。50例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存活5年者10例,累计生存率为20%,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13例NF-κBp65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存活5年者6例,累计生存率46.15%,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NF-κBp65蛋白阳性组5年累计生存率低于阴性组(20%vs 46.15%),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23个月vs 39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1)。对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腹水、p-AKT蛋白、NF-κBp65蛋白8个因素和卵巢癌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临床分期外,其余分析因素均不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p-AKT、NF-κBp65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分别与卵巢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两者异常活化促进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p-AKT和NF-κBp6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3.p-AKT、NF-κBp65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针对利用重晶石生产碳酸钡工艺中,因氧气气氛而存在钡利用率低、熟料中产生大量酸溶性钡,导致钡渣排放量大等问题。采用N_2保护对重晶石还原工艺进行了改进,考察了反应温度、
目的 观察头孢地尼对 5种儿童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以头孢克洛作为对照 ,采用E test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
<正> 杜:陈先生,今天我从西门进入清华大学,经清华园、二校门,出南门来到您的办公室,注意到清华校园建筑的历史反映的是清华的历史,——先是原瑞王府的清华园、美国人墨菲设
文章对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生防菌康宁木霉的培养基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铵添加量、磷酸盐添加量、基质粒径、含水量、初始pH、麸皮比例对产孢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在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以期发现一种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的新的有效药物;探讨天花粉蛋白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
背景与目的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人类最常见的两类皮肤恶性肿瘤。但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浸润和转移是恶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平台 ,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的基础 ,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 ,是一所高校人才实力和科研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大
目的探讨垂体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对垂体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8例曾被误诊的垂体瘤病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垂体瘤的病理类型以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经手术
一背景目的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癌多见。虽然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手段的增多,喉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改善,喉功能的保留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5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就业压力与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职工家庭父母为了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为孩子塑造优越的家庭资源投身于工作中。因此,承担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的责任就落在祖父母肩上,祖父母扮演的角色包括全职和兼职的照顾者、玩伴、顾问、经济支持者和其他角色。祖辈对孙辈之间的教养对孙辈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越来越多的祖父母参与到孙辈的教育中来,各国心理学